118. 正文完结 红线缠心(1 / 4)

3月底,经历过半月点映的《无问天路》正式上映。

作为一部标准的文艺片,主演之一是具备顶级票房号召力的程松宁,电影预售成绩比起其他商业片倒也不差什么,但受众始终有限。

上映当日,反响“两极分化”——

“看完了,近十年的神片!”

“没完全看懂,但感觉导演演员都很牛逼!”

差评几乎绝迹,的确突出了主创团队的能力。

但观众愿意主动理解的程度有限,是这类片子的通病。

不反复来个几遍,不来几个靠谱的“领读”,单凭观众自己的主观理解,的确很难全部理解导演和演员的用心:那些伏笔,那些福至心灵的设计,也许真的需要一些欣赏水平。而这样的水平,并不是如今这个浮躁的大生态圈普遍具备的。

好在杨青山+程松宁+管辛培的王炸组合自带流量,剧组宣发工作还算轻松,数不清的影评媒体下场灌自来水……

时间推移到4月中旬,路演还没结束。

随着上映铺开,《无问天路》口碑持续发酵。

主创们在宣传之余,渐渐说得更多了。

于是,媒体的宣传重点又多了不少:例如“杨青山和管辛培不得不说的数十年”,又例如“无冕之王和最年轻满贯影帝到底差在哪儿”。在这之中,甚至和《无问天路》毫无关系的严斯铭也有戏份,因为他数度进藏的身影看起来狼狈又可怜……

无所不能的狗仔蹭着热度给出了当初的路透。

被剧情和电影后劲创伤的网友也终于有了治愈的良药:

“看完电影的后劲儿全靠花絮和狗血拉郎调和。”

“这片子程松宁拍完都要靠恋爱去治愈,何况我???”

“唯一的笑点难道不是勘景的时候发现严导尾随?”

什么媒体干什么活儿。

正儿八经的影评经过两三轮紧跟热度的剧情讨论之后,已经在预测下一届国内三金的提名热门,大有将《无问天路》推到神坛,提前为其塑造一个“大魔王”定位,更有营销号不动声色地下场,试图挑起管辛培和程松宁之间的斗争……

而娱乐媒体忙着在花絮里找糖造梗:

杨导管老师好狗血;严导程老师好甜!

杨青山本人也在路演时被CP粉当场“创”到,可他的回答太自然太实诚,以至于观众分不清他到底听没听懂这部分暗示。

而管辛培,首映过后他的活动集中在南部城市。

谁也无法说清宣传安排是刻意为之还是巧合,否则为什么不是程松宁去南部呢?

那又有人说了,严导最近也在B市忙活。

拜托,什么叫夫唱夫随!

这两人才复合多久?正是分不开的时候。

等到程松宁路演结束、电影宣传告一段落已经是四月下旬,比起票房,《无问天路》的口碑毋庸置疑是爆了,爆到官媒和海外媒体都频频发声;爆到类似题材一夜之间立项无数,电影版权已经签出三版,翻拍提上日程。

某天晚上,杨青山毫无征兆地告知主创团队:

《无问天路》在走选送流程了。

程松宁在《恶种》时期就经历过一次,如今这种热烈的感觉远超当初。

他拍《无问天路》的过程有太多的痛苦和煎熬,各方各面的,以至于现在收获了赞誉,人却出奇的平静。严斯铭偶尔会念一些羞耻感爆棚的影评,试图糗一糗他,但程松宁的状态就像饿过了头,菜上桌反而吃不下。

他发现自己真的不是那么在乎了。

“这样也好。”

严斯铭从身后抱住他,感受着衬衣下温热的体温,再将自己的脸颊贴上去,慢慢摩挲腰侧,“一辈子还很长,慢慢来吧。”

*

夏天来临时,苗妙出了点动静。

她谈了个男朋友,对方是位名声不小的导演。

这个38岁英德混血在国内的外号叫“花轮”,因为他标志性的卷曲刘海,家世优越、风流潇洒。早些年严斯铭手头没这么多奖时,二人一度被国内国外媒体拉成“宿敌”,从前是,但现在不好说……

绯闻传出的当天,热搜就爆了!

苗妙当时没回应,业内圈外权当她默认。

花轮花名在外,谈起恋爱来是让人着迷。苗女士空窗久了,还真有点享受,甚至上头,在和欧娜数次保证“先谈着再说”之后,顺其自然地开始和花轮出双入对。

嘉衡一哥一姐轮番爆出恋情,堪称去年到今年内娱两大巨瓜。然而舆论浪潮高高掀起,格局却没震荡得多严重:

程松宁和苗妙超一线的位置始终无人能够撼动!

还是那句话,资源是有优先级的。

在这期间不乏浑水摸鱼的,其中就有一位“老熟人”。

《烂红》过后,宋希妍就和王萍舟顺利牵上线,王萍舟手里的确有不少资源,但那也是相对而言,自打她自立门户,前东家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打压。

这并不让人意外。

讯星本就小心眼儿,王萍舟勉强能应付。

她给宋希妍运作出两次的电影主演机会,但无一例外都是男人戏中一点红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