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2 / 4)

岁岁平安 笑佳人 2543 字 4个月前

周桂忙道 :“ 我记住了 , 姐姐放心 。“

佟穗拍拍她的肩膀 , 再看眼母亲舅母 , 回了东厢 。

林凝芳还醒着 , 等佟穗躺好 , 她羡慕道 :“ 你们两家可真热闹 , 像逢年过节家里宴宰似的 。“

林家也有过很多亲友 , 小时候长辈们喊她出去应酬 , 林凝芳虽然照做 , 偶尔却会生出几分厌烦 , 宁可家里永远都清清静静的 。

如今 , 亲友死的死散的散 , 记忆中的喧嚣也都变成了陈年旧梦 。

佟穗面朝她躺着 , 诚心道 :“ 你路大嫂都是我的姐妹 , 只要你们不嫌弃 , 那我的家人也是你们的家人 , 接下来大概会住在一块儿 , 你们跟他们也不用见外的 。“

林凝芳 : “ 好 , 刚刚怕给你们添乱 , 明早我再给伯父伯母见礼 。“

十月初四 , 黎明时分 。

灵水村的萧家这边早早有了动静 。

孙兴海带着五个族里的青壮来了 , 乔长顺也带着四个靠得住的镇上子弟来了 ,

再算上萧延 、 佟贵 、 潘岱 , 一共是十三个年轻儿郎 。

萧穆再次交待他们 :“ 军饷城里应该已经准备好了 , 你们马上赶过去与二爷他们汇合 , 他自会安排你们去县里各处募兵 。 募兵的时候记住 , 兵多不如兵精 , 要收十八岁到四十岁之间的壮年男子 , 过于瘦弱的或是带病的一律不要 , 遇到体型格外健硕的可以酌情放宽年龄限制 , 且必须是自愿 , 不得逼迫百姓 。“

昨日孙兴海已经干叮咛万嘲咐过 , 年轻儿郎们都已铭记在心 , 等考爷子说完了 , 萧延等人便骑上骠马 , 直奔县城而去 。

萧穆再问孙兴海 :“ 你们真不搬到城里去 7“

孙兴海笑道 :“ 你们萧家是非去不可 , 我身为里正 , 这个时候也搬走 , 村里的大家伙该慌了 , 再说了 , 你们这一屋子的书地里的萝卜白菜商的 , 哪个不得我替你们守

£

大多数村民们肯定是敬着萧家的 , 可总有几个混不吾喜欢偷鸡摸狗 。

萧穆也不跟他客气 , 道 :“ 我守城你守村 , 阿典阿纬那里你放心 , 我会将他们兄弟当我自己的孙子看待 。“

孙兴海 :“ 年轻人 , 随他们闵去 , 您者操心大局便可 , 不用特意关照他们 。“

萧穆 :“ 我也只能盯着大局 , 事情都得他们年轻人去做 , 在我这里 , 你们家的俩小子跟老二他们一样信得过 。“

哪怕孙兴海知道老爷子这话有安抚的成分 , 依然被哄得心里一阵舒坦 。

老爷子在这里排兵布阵 , 其他几房人也都起来了 , 男人们收拾东西 , 女人们淘米做饭 。

待天色亮起 , 萧家这边已经依次锁好各处房门 , 准备出发了 。

村民们得到消息都来看热闸 , 就见萧家这边整整齐齐地停着十几辆骠车 , 除了三辆骠车上装了衣物箱笼 , 后面车上装的全是苞谷 、 红薯 、 花生等粮食 。

有人好奇问 :“ 萧干户 , 您是要把所有家底都带去城里吗 “

萧穆解释道 :“ 除了两车留着我们一家子人自吃 , 其他都是捐去做军饷的 , 全县的青壮们一起为守城使劲儿 , 总不能叫他们饿着肚子备战 。“

村民们一听 , 有的信了萧家并非不打算回灵水村了 , 有的绝了趁夜去萧家翻找粮食的心思 。

萧穆朝众乡亲们拱拱手 :“ 只愿朝廷早日发兵来护我等百姓 , 那时我们便又回来了 , 诸位再会 ! “

村民们纷纷挥手 , 其中还有人被这一幕弄红了眼眶 。

潘月柔与母亲王氏站在人群之中 , 别人看萧家借来的车拉走的粮食 , 她始终都在看前面一车上的女人 。

萧家的爷们有出息 , 这些女人也跟着进城去过好日子了 。

王氏见女儿眼神发直 , 拉着女儿离开人群 , 往自家走去 , 边走边搂着女儿安慰道 :“ 别急 , 你爹今日进城去物色宅子 , 赁到了咱们也马上搬过去 , 到时候就什么都 7

怕了 “

家里有存银 , 便哪里安稳去哪里 。

佟穗坐在车上 , 回首望着渐渐变远的灵水村 。

她三月初嫁过来 , 到如今刚好在灵水村住满了七个月 。

她对整个村子或许还没那么熟悉 , 对萧家的三座院子却能闭着眼普都能走对地方 , 那里已然是她的第二个家 。

不光佟穗 , 贺氏母女 、 柳初 、 林凝芳也都在望着萧家的方向 , 包括经过长平镇时加入进来的萧姑母 。

周青见了 , 故意活跃气氛道 :“ 瞧你们这一个个不舍的样子 , 好像只有我特别高兴吧 , 年轻的时候做了十几年的城里姑娘 , 因为阿满他爹长得好看嫁去了村里 , 如今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