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交手(上):真假柏林之约(2 / 3)

而文慧既然来赴约了,就说明张宣在她心里的份量很重,重到如同自己一样,放弃了矜持和一定的尊严。

如此,委屈自己的性格而来的,那文慧岂会在这场约谈中体贴讨好自己?

要真是讨好了,那文慧还是文慧?是双伶要严加堤防的文慧?

要知道,约谈最初的本意,就是双伶想让文慧出局。

可是那个男人的几次搅局、那个男人对文慧坚持不放手的决心和态度、赶赴柏林的陶歌给自己和双伶带来的巨大压力、陶歌的无形表态、自己的怀孕都是约谈之外的意外情况。

这些意外情况打了双伶一个措手不及。

掌握棋局者的双伶机关算尽,却只算到了事情大体走向却没法算尽所有细节,这导致双伶不得不重新做了抉择。

刚才进包间的临阵退缩一脚就是双伶重新抉择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信号。

至此,约谈发展到现在已经违背了最初本意,从逼迫文慧出局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争”。

但不管是哪个形势的“争”,争就是争,讨好不成立。

不是体贴谈好自己,那是膈应自己?

如果文慧是这种水平,那还不够资格让双伶那么紧张,不会让双伶把自己逼出来,更不会让陶歌无形表态支持张宣的决定,所以膈应更加不成立。

难道文慧也是怀孕了?

想起张宣8月份来京城之前,曾在沪市待过很长一段时间,米见不禁有些怀疑。

而这次柏林之行的前夜,张宣再次去了沪市见文慧,似乎在左证这一点。

前天晚上用餐时,米见没敢喝红酒,没敢吃辣,似乎文慧同样如此。

米见那时候还以为文慧是为了练习钢琴而滴酒不沾,又因为其是江淮人不吃辣椒。

现在看来,自己因为肚中孩子的缘故最近有些放松了,对方从一见面就在跟自己下一局棋。

或者说,从最初答应双伶赴约开始,文慧就已经在精心准备了。

脑子极力运转,快速回忆自己和文慧见面以后发生的点点滴滴,米见忽然抓住了一丝东西,但她还不能确认。

于是先按在心头,歉意地对文慧说:“我此次来柏林,实属冒昧,约你见面,实在是迫不得已的事情,请不要介意。”

这话让文慧挺有好感。

两人以前从未谋面,可骤然见面就把最尖锐的矛盾摆到了桌上,文慧心里隐隐是有些不舒服的。

而且还是最要好的闺蜜携手他心头最爱的女人一起来施压自己,不论她怎么豁达,不论她怎么不在意,但心里难免抑制不住地升起过一个念头:被冒犯到了。

更关键的是,双伶和米见,文慧曾不止一次幻想过取而代之,想把她们驱离张宣的身边。但万事开头难,张宣这个开头她就没法搞定,导致她空有很多心思和手段没办法施为。

三次明着问过张宣,三次逼张宣做选择都没得到一丝松动的口风,逃离不成功的她本已经在思考妥协后会面临的种种局面?

恰巧这时两女突然要跟自己谈一谈。

谈的内容是什么?

不傻都能猜到。

这让一向认为自己已经非常克制了的文慧莫名生起一股无名火。

所以,米见开诚布公地这么一说,文慧心头隐藏的不岔刹那间消散不少。

都是女人,都是资本不俗的女人,都是让他沉迷不已的女人,两人互相排斥,却也互相欣赏。而双伶的存在,也让彼此懂彼此的处境。

文慧温婉说:“我常听双伶提起过你,也在他的书房见过你的照片,这次见面,不是今天就是明天,不是双伶提,就是你提,或者我提,或者他提,迟早会有,用不着歉意。”

这是文慧的一种话术,把她此刻的态度摆出来:赴约,我确实是被你们逼迫的;但是,我不是待宰的鱼。

这话一出,文慧就把双伶和米见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一举端掉了。

听听“不是双伶提,就是你提,或者我提”这话,文慧言简意赅,就算双伶和你不提,我也会提出约谈。潜在的一层意思就是:我和你们是对等的,先把位置摆公正了,我们在谈。

当然了,文慧是一个很聪慧的女人,才开始谈,她对外宣示自己地位的同时,也不会一下子得罪了米见。

文慧说这话,还有一层试探的意味,更是抛出了一个橄榄枝。

试探的意味在于后面的四个字:“或者他提”。

前面说了双伶、米见和文慧自己,后面又加上了他,什么是“他提”?

“他提”严格意义上来讲,带了一种“家长会”的意思。

而有资格上家长会的就是前面的双伶、米见和文慧自己。这差不多就是另一个“柏林之约”。

真假“柏林之约”,可以解读为文慧的霸气一面:就我们三有资格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