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绿瘦红肥,(2 / 3)

是躲着我吧?”

那雯说:“昨天他们在山上放了捕兽夹,跟别个去山上看货去了。”

张宣吃完桔子,起身嘱咐:“记得保密。”

那雯笑笑:“放心,你翻船不会来自我这里。”

“哎,咱们之间友尽了,你就不能盼点好么?”张宣怨念一句,拍拍屁股走人。

欧阳吉已经三岁了,又壮又胖,已经可以迈着小短腿可劲跑了。

就是有一点不好,这小子不太认人。

张宣站在他前面挡住去路,欧阳吉也不怕他,一个劲的盯着他瞅,末了揪揪黄狗毛发,奶声奶气地指使黄狗咬人。

黄狗是老张家第四聪明,知晓一个都得罪不起,摇摇尾巴跑了。

忍住了伸手掐一把脸蛋的冲动,感情养了个白眼狼呵,张宣心里碎碎念。

回房睡一觉,张宣起来家里一个人都没,倒是后山竹林传来一阵阵热闹声。

打后院一瞧,嚯!好家伙,阮得志这个大肚男竟然在吭哧吭哧挖冬笋呢。

顿时没了兴致,能花钱买的便宜东西,干嘛要这么费力去挖呢?为自己的懒惰找个借口,直接去了书房。

翻阅着洪总编寄给自己的材料,张宣总是有一种直觉,当“人世间”大功告成的那一天,自己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至于收获是什么?

有感冥冥之中天注定,现在还没落头,真他娘的玄乎。

晚餐吃的羊肉火锅,里面的冬笋片子他可最爱了,夹了一块又一块,就是杨蔓菁这个狗东西不省心,总是跟他抢,不尽人意。

吃过晚饭,张宣拿出黑色羽绒服问阮秀琴:“老妈,你觉得这件衣服怎么样?”

阮秀琴细细看了看,还伸手摸了摸,“好看,这料子好,款式也很好。”

张宣说:“您老试试?”

阮秀琴说:“我试试?不是你给双伶买的?”

也不怪阮秀琴矫情,而是她没穿过羽绒服,思维还局限在村子里,一直认为这东西就是年轻人用来追求时髦穿的。

张宣说:“您先试试看。”

阮秀琴心花怒放地说行。

把外套脱下,换上羽绒服,拉上拉链,阮秀琴在镜子面前来来回回比对,临了一脸满意神色:

“满崽你眼光真好,妈喜欢。”

张宣坐在旁边椅子上说:“这是米见给您买的。”

阮秀琴眉毛微扬,声音都大了几分:“米见那闺女给我买的?”

“嗯。”

张宣嗯一声,解释:“米见说不知道该给您送点什么,就拉着我去买了一件衣服。”

阮秀琴原地沉默,好久才叹口气:“有心了,哎...,这么好的姑娘。”

接着问:“这衣服应该花了不少钱吧?”

张宣说:“多少钱都是米见的心意,就不用管这些了。”

闻言,阮秀琴重新打量了会镜子里的自己,满意之色比刚才更甚。ωωw.cascoo.net

俩分钟后,阮秀琴准备换上之前的衣服。

见状,张宣就说:“这么冷的天适合穿羽绒服,不用换,穿在身上真的好看。”

阮秀琴伸手抚摸着羽绒服,温温笑:“妈知道,妈留着它过年穿。”

看来这亲妈是真喜欢这件羽绒服啊,至于到底是喜欢米见这个人多点儿,还是喜欢衣服多点呢,张宣心里一时也摸不清,但大抵都是有的。

农历12月18。

今天姑姑张茹生日,70大寿。

都说人生有几道坎,一个39,一个58,一个63,一个72,还有一个83。

小部分倒霉鬼倒在39和58,大部分倒在63和72,只有寿数高的才能挺过83向90迈进。

当然了,这个只算新世纪之前的。

新世纪之后,随着经济条件和医疗卫生条件的长足发展,走外面一看,70、80的好像也是稀松平常。

所以70岁在这年头算是一个比较浓重的生日,一般家里会好好办一次。毕竟搞不好这就是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了。

外面天还没亮,张宣就起来了,问阮秀琴:“老妈,姑姑那里几点开饭?”

。阮秀琴说:“下午1:28。”

张宣拿上车钥匙,“您可以先去,我接了双伶就过来。”

阮秀琴拒绝了:“我等着双伶一起进去。”

知道这亲妈特别看重双伶,张宣识趣地不再多说。

为什么叫识趣?

怕说多了被打,现如今他张某人在阮秀琴同志眼里可不是什么好人呢。

赵蕾开车,张宣坐在副驾驶,奔驰直直地往邵市火车站而去。

在镇上,他还给阳云打了个电话:“哥,你回镇上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