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第287章 凯旋(2 / 3)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2548 字 1个月前

同住,并且观摩海汉民兵的日常训练。从那时候开始,郑廷等人便意识到双方在军事实力上所存在的巨大差距。
这种差距并不仅仅只是体现在武器的性能上,作训方式、管理方式、军人待遇以及对于战斗、战争的看法,双方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以待遇为例,海汉民兵的军饷大约是北越普通士兵的三倍,与百总一级的军官齐平,而驻防涂山训练营的这些民兵还有额外的驻防津贴、训练津贴等等花样繁多的收入,加在一起差不多就相当于把总一级的军官了。
除了高薪之外,这些海汉民兵在服完三至五年的兵役之后,回到地方上还能得到海汉执委会的分发的耕地。相比之下北越士兵可就没那么好命了,大部分北越士兵从入伍开始便已经被定下了人生轨迹,他们的命运只能是一条路走到黑,要嘛战死沙场,要嘛落个伤残被清退出去,真正能混到年老体弱然后才退役的士兵少之又少。而且这些被清退出军队的人员除了拿到微薄的退役金之外,也不会有什么其他的安置措施,跟海汉完全没得比。
在军功的计算上,海汉民团的方式也比北越军实际得多,只要是参战人员完成了预定的战斗任务,那么就可以按照功劳大小分级记集体军功,而不是北越所采用的数人头这种原始而粗笨的记功方式。而除了记功之外,海汉人据说还有一种“荣誉奖章”,专门颁发给作战勇猛、立下大功的军人,退役之后甚至可以凭借奖章成为地方官员,这在北越军中是无法想象的事情——就算军功再高,也只是限于军队系统而已。
靠着军队起家的郑氏就是很好的例子,如今虽然清都王郑梉实际把控着北越政权,但就是由于郑氏的军人出身,无法获得文官系统以及安南国内特权阶级的承认,才会一直无法扶正,只能以“摄政”的名义来操纵朝政,而无法理直气壮地坐上宝座。
海汉人的这种做法究竟是对是错,北越的军官们不敢妄下结论,但海汉民团的战斗力,的确在这次的战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本来经过初期的几次战斗之后,北越军官们还有些洋洋自得,认为自己干得不错,即便换了海汉民兵上来大概也不能做得更好,但最后两天的战斗的确是让他们大开眼界。
相比在构筑联军阵地的前期作战中协从军所打出的战绩,扫尾阶段海汉民团的杀敌效率在北越军官眼中看来只能用凶残、无敌之类的词语来形容,在争江边的一些地段,被海汉民团从船上干掉的南越军尸体甚至铺了好几层,一些被炮弹撕裂的尸块更是惨不忍睹,让前几次战斗杀敌不过数百的北越协从军见识到了热兵器作战的真正威力。
而且这些军官们也很明白,这样的战绩是自身无论如何都没法靠训练达到的——海汉人所使用的枪炮,性能比出售给北越的要好得多,不管是装填效率、精准度还是射程,双方的武器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至于战术层面的差距,那就更大了,北越军官都看过海汉民团的操演,使用的战术与北越受训部队所学完全不同,那火力密度和射击频率也是火绳枪所不能比拟的。再加上这次的实战中海汉民团在防御工事构筑上的能力足以吓傻这些学员,如果要对付联军阵地这样的防御工事,即便是装备了火枪火炮的北越受训部队也不敢说自己能有半分胜算。
如果一定要说北越方面有什么优势,那么大概就是作战部队的数量了。即便是瞎子也看得出海汉军官们有多宝贝这些民团兵,每次有士兵负伤或者战死,海汉军官们的脸色都非常难看,而这在北越军中是绝对看不到的景象。北越军官们对此倒是看得很明白,知道这肯定是由于海汉民团的规模太小,死伤一大了海汉人就会输不起。当然他们所没有想到的是,海汉人为了这次作战几乎把家里都搬空了,七成以上的作战人员都被派来了前线,参战人员的宝贵程度远远超乎他们的想象。
二月十四日,返回胜利港的远征船队在两艘崖州水寨战船的引导之下缓缓驶入港湾。而这次的回归没有在像出发时那么悄无声息,执委会在确认了船队回来的时间之后,便通知各单位放假半天,并组织民众到港口迎接凯旋归来的远征军,还安排了一系列后续的劳军内容。
近四千民众涌到了港口,迎接海汉民团的归来。相关部门也早早就准备好人手,在港口营造出一副锣鼓喧天,彩旗飘扬,全体民众喜迎子弟兵凯旋的胜利景象。
在一片叫好声当中,此次行动的总指挥官颜楚杰率先走下舷梯,向等候在码头上的执委们敬了一个军礼之后,才和众人一一握手。
“辛苦了!”陶东来紧紧握住了颜楚杰的手道:“这次的行动完成得非常漂亮!等下执委会会为全体作战人员进行授奖!”
“你们也辛苦了,要不是有你们看着家里,我们在外面也不能放心作战。”颜楚杰也很配合地寒暄了几句。
接着被卸到岸上的就是这次作战行动的部分战利品了,这种能够大大提振民心士气的手段,执委会和军警部都是肯定不会错过的。如果仅仅是告诉民众说打赢了,那民众心里可能会存有疑惑,但拿出证物之后,这种疑惑就会一扫而光,从而确信海汉民团真的在海外取得了一场大胜。
战利品除了缴获的南越武器、铠甲、军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