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国一鸭(2 / 3)

高效地解决问题。

果然,发过去还不到10秒,韦鸿羲一个电话打过来。

“你确定刚才在家里拍到的这些照片?只有一只?”韦鸿羲语气激动。

“刚才只有一只,现在有一群了,大概二三十只,已经飞到翠湖,那边有很多游客看到,我给你拍个视频。”

湖岸边有游玩的人,飞来的那些鸭子往远离人群的方向跑了,不过摄像头给力,风羿还能拍到它们。拍到的影像有些模糊,不过足够看到想要看的东西。

风羿本以为韦鸿羲会联系相关部门,只派人过来解决这边的问题,没想到韦鸿羲自己也跟过来了。

来的人有一部分去鸭群活动的地方调查跟进,一部分在湖岸边竖起来告示牌,宣传标语和法律法规等,告诉大家这里有中华秋沙鸭在此越冬,请大家文明观鸭,保持距离。

韦鸿羲跟那边的人说了几句,便直接来这边找风羿,也没进屋里坐,只在庭院走了走,问了当时的一些情形。

联保局的因工作原因,去的地方多,见过贫瘠之处,也到过富贵之地,所以,来到这边有名的别墅区神色也没什么变化,对他来说,甭管这里的布置奢侈还是简约,远不如一根鸭毛有吸引力。

听风羿说这只鸭子直接降落在他家的锦鲤池,还叼了几条锦鲤,韦鸿羲面色复杂。

“你家这锦鲤,是有点太肥了。它大概是被锦鲤吸引的吧。不过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它们会飞到人类的院子里叼锦鲤吃。一般情况下,它们还是很警觉的,离人较远。”

“你对这种鸭子很熟悉?”风羿问。

“也不能算熟悉,我只是以前实习期被前辈带去长白山巡查,那边是中华秋沙鸭的繁殖地之一。当时跟拍过中华秋沙鸭的幼鸭跳巢行为,对它们略有了解。”

“所以这些鸭子是从长白山飞过来的?”

“是,有研究团队提供了更多信息,这一批从长白山南迁的鸭群,大部分已经在它们去年越冬的地方降落,不过这个小群体继续南飞,引起了观测人员的注意。刚才已经确定了,它们就是继续南迁的那个群体。以往它们并不会南飞这么远,这种情况很少见。”

“我也看到识别页面说它们一般不到阳城越冬,所以,这一群鸭子是特例吗?”风羿有点小担心。

在瑢城的时候,迁徙的小天鹅已经给他带来了一些多余的关注,没想到来了阳城又碰到这样的事情。

见风羿皱眉,韦鸿羲笑道:“虽然不多,但是也有。别担心,其实这也算是好事,中华秋沙鸭是一种水域环境‘生态试纸’,它们飞到这里说明这里的水域环境很好,不然也不会选择这里降落。看现在的情形,它们应当是选择今年在这里越冬了,能南下飞到这里,还一出现就是二十多只,不容易见到。翠湖有适合它们生活的地方,湖岸区域会做出一些布置。既能让大家看鸭,也能让它们安然度过冬季,和谐相处才是共赢嘛。”

想到什么,韦鸿羲又加道:“不过它们在翠湖越冬期间,这边的负责团队会对出入翠湖区域的车辆和人员会进行抽检。没别的事,如果翠湖观测站收到的异常报告可能会更严。监管加强也是为了防止一些违法行为,比如那些用弹弓打鸟的,诱拍的,抓一个重罚。”

“哦,对了!”韦鸿羲笑着对风羿说,“恭喜你,听说你已经确定进入弗州猎蟒活动的专家团了。”

“嗯,申请通过了。”

“好好表现!这是个名利双收的好事!”

闲聊两句,再次进入工作状态。韦鸿羲的视线在干净的庭院里扫了一下。

“那只鸭子在你院子里飞的时候有掉下一些羽毛吗?”韦鸿羲问。

风羿看向一旁的小丁。

小丁回道:“有半根。”

说着从装垃圾的袋子里翻出来。

韦鸿羲从工具箱取出一个透明的小瓶装上。

“可以根据羽毛分析出一些数据。”

离开前韦鸿羲又跟风羿说,“虽然一般情况下它们不会靠近人类居住的地方,但是,已经有一只鸭子在你家吃了锦鲤,我不确定它们会不会再次偷偷过来。翠湖里的鱼不少,但如果那只鸭子觉得这里的锦鲤更好吃,那就说不准了。如果损失严重,你可以申请补偿。”

“补偿倒不必,也不是什么昂贵品种。”风羿说道。

他当初去花鸟市场买鱼也被人拍过照片,这事一查就能知道,十元几条的锦鲤。买回来只是装饰池子,都没当宠物看待,自然也谈不上有多深的感情。

韦鸿羲又建议风羿可以在锦鲤池上面加装一些阻挡物,只要不是什么诱捕工具或者对中华秋沙鸭有直接伤害的东西,都可以。

“如果还有什么事,可以直接联系我。”

韦鸿羲离开小区,要去翠湖那边了解情况。

傍晚的时候风羿上网,看到社交平台上本地的官方账号发的视频,拍的是那群中华秋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