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 43 章(1 / 4)

柳薇的话,叫柳山感到惊讶。

不是因为她这句话,而是柳山意外于他这个从前看起来好像什么都不懂的闺女,居然会有这样一番巨大的转变。

这是一个女子能够说出来的话吗?她怎会有这样的胆识与气势?

“爹爹,人是会变的。”柳薇慢慢道,“从前在家有你和娘亲他们护着,我自可以什么都无需顾虑。但嫁出两年,女儿也算尝尽人情冷暖,姓饶的和那位想要我们一家的命,我又如何还能安然做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大家小姐。”

柳山欣慰地看柳薇一眼,然后敛神道:“阿薇,祸从口出,这等谋逆之语以后莫再说了。”

柳薇垂眼,道:“是。”

“那你回去吧,包括今天的事,也别对外说,知道吗?”柳山又叮嘱。

“女儿明白。”柳薇垂头,面色平静地转身走出了柳山的营帐。

柳山没有一口答应柳薇的谋反大业,柳薇并不意外,但她知道,柳山在犹豫。

柳山不再让她说那些谋逆之语,看似是不赞成的态度,但他反对的态度其实并不激烈。

从柳薇说出皇帝和饶府的那些算计时,柳薇就注意了下柳山的表情。他并没有什么吃惊的样子,可见皇帝要对他做什么,他其实心里早有预料。

柳山这辈子,出生起接受的便是忠君教育,长大后干的是忠君之事,若只有他自己,就算皇帝的刀已经砍到他脖子面前,你让他干谋反的事,他可能宁愿被皇帝砍死也不会做出什么反抗之举。

但有了家人和孩子,就不一样了。

这是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朝代。谋反并非易事,且谋反会被天下人唾骂,柳山并非愚忠之人,但有所犹豫也是在所难免的。

他或许也心存侥幸,想找一个既不用谋反又能保全家人性命的两全之法,但柳薇觉得柳山的想法过于天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要龙椅上一天是那人,柳氏一族便一日不得安宁。

若不是如此,前世的将军府也不至于满门覆灭。

不过这一世柳山未死,待他看到经由自己亲手找出来的证据时,有她在旁边怂恿鼓动,他但凡不傻,便不会坐以待毙。

*

柳山遇袭的事当天便扩散了整个军营,对外,他们只说是受外族人袭击。

或许是为了不让自己看起来有嫌疑,那个被柳薇指出来的吴姓小将当日并未在军营里,而是也带着人出去巡逻了。

但他明显也关注着这件事,柳山他们回到军营没一会儿,这个吴姓小将就回来了。

他还跟其他人一样,紧张地关怀了柳山一番,然后义愤填膺地将那些“外族人”痛骂一顿,提着刀一副要出去找外族人拼命的架势,被人拦了拦,才一脸愤怒地暂时作罢。

这个吴姓小将是被柳山一步步提拔上来的,算是深受柳山欣赏与信任之人。就他此番表现,别人只看得出他对柳山的敬仰和他对柳山提拔之恩的感激,谁能想到他会是皇帝派来监视柳山的人,一直伺机谋害柳山呢。

柳山没有直接将吴姓小将抓起来逼问,那无异于打草惊蛇,这边刺杀柳山失败,吴姓小将一定会报信。

柳山只是按兵不动,静静观察,终于在半个月后,亲眼看着吴姓小将鬼鬼祟祟地和一名长期给军营送货的菜贩接头,将一封信送了出去。

这一幕发生时,柳薇就站在柳山身边。

等这两人离开,柳薇见柳山还未有所行动,问:“爹爹,你不叫人把那封信拦截下来,看看写的是什么吗?”

柳山摩挲着悬挂在腰间的佩剑,无声叹了一口气,道:“不用看了。”

柳薇轻轻扬了下唇,看来老父亲已经明白,那封信里面写的什么其实根本不重要,重要的从来都是皇帝对他的态度。

向来功高震主者不得好死,柳山就算把心剖给皇帝看,说他虽掌兵权,但也只为守护疆土不让百姓受战乱之苦,已经心存忌惮的皇帝也不会信。

柳山除了忧急,还有伤心吧。

膝下两个儿子为了守护这片疆土,早早便死在战场上。他以为就是看在这一点的份上,皇帝应该也会相信他的忠心,会善待他们将军府。结果临到头,他还是低估了人心。

柳薇问柳山,“爹爹,您现在打算怎么做,反,还是不反?”

柳山看着这个一直怂恿自己当反贼的女儿,没好气道:“你以为这中事是说说就能做到的?”

要谋反,人要有吧,让手底下的士兵们抗击外敌可以,但凭什么让人家跟着一起当反贼,做这中抄家掉脑袋的事。

柳薇语气闲闲,“虽并非易事,但谋算一番,也不是不能做到。”

柳山没想到那个位置在柳薇眼里好像随手就能拈来一样,不免奇道:“那你说说,咱们该怎么行事。”

柳薇将抱在怀里的刀松开,冲柳山招手,让他附耳过来。

*

柳薇是怎么教柳山谋反的,暂时只有柳薇和柳山知道。

那一日之后,柳薇便穿一身男装,带着自己那三十个士兵,在军营里进出。

历代也有不少女子参军带兵的一些例子,所以柳薇出现在军营里,旁人虽觉得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