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 认错爹的第六十四天:(2 / 3)

宦官之后 雾十 2375 字 8个月前

找七嘴和八舌玩。”

七嘴和八舌就是杨太后养的那几只五彩斑斓的鹦鹉中最好玩的两个,名字还是闻兰因在六岁时给起的。

“哦哦。”杨太后赶忙让人去把鹦鹉给拿了过来,对于家中的小辈,她总是无所不应,甚至会让人觉得有点过于宠溺。

而这……

就是小皇帝让弟弟闻兰因来陪客的原因,生怕太后因为太纵容宗室,而上了对方的邪当。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之前被闻来翡借住过庄子的淑安长公主。

在贤安大长公主晋升头衔后,她的姐妹们也在太后的懿旨中,跟着陆陆续续抬了头衔。淑安长公主正是其中之一,淑安这个人吧,平日里其实也挺正常的,为人风趣,说话幽默,对杨太后这个嫂子也是真心实意的好。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能提她的驸马,一旦涉及到丈夫,淑安长公主就会像是突然变异一样,让人招架不住。

这一回的淑安长公主也是如此。

她最近怀了二胎,情绪本就不是很稳定,一开始还顾忌有闻兰因这个小侄子在场,没敢和太后说什么放肆的话,但绷着绷着最终还是没绷住。

没几句就哭了起来,一边垂泪,一边说起了自己又和驸马吵架了,驸马不爱她了,她不要活了,因为她怀疑驸马又趁着她怀孕偷偷养了外室。上一回她怀大女儿的时候就是这样。也不知道怎么了,她说着说着就变成了:“求求您了,嫂子,您还是收去我的长公主衔吧。”

“好端端的,这、这突然是为什么啊?”

杨太后被吓了好大一跳,赶忙宽慰,“有什么话咱们不能好好说?可不兴动辄说什么不要头衔的傻话。”

公主头衔不只是一个称呼那么简单,这直接影响到了她们的待遇与食邑,以及她们身边人的等级、俸禄。

淑安长公主等人如今的待遇,可是贤安大长公主等人好不容易才为她们据理力争来的。

先帝当年既怕公主造反,又怕公主花钱,一边阻碍驸马的仕途,一边又刻意抑制公主们晋升。哪怕他后来死了,他的妹妹们也依旧只是“公主”。群臣已经习惯了在这方面省钱,肯定是不想“无故”增加开支的。这么多公主同时晋升,那可是不是一点半点的钱,况且往后每天都要如此。

小皇帝跟着连亭学会了破窗效应,和群臣讨价还价,如果不给他的姑姑们应有的待遇,那就应该允许她们的驸马入朝为官养家糊口。

不然朝廷既不给钱,又不让她们挣钱,这让公主们怎么活?

在“给公主钱破财免灾”和“允许驸马们来官场和他们竞争”之间,群臣自然更倾向于选择前者。最终拟定出来的条款就是,要么公主升头衔,要么驸马入朝靠自己的实力升官,每一家都只能二选一。

淑安长公主当初的选择,从她的头衔里就能看出来。

“但驸马每每一与我争执,就会提起这件事,说是我耽误了他的大好前程。”淑安长公主哭的声泪俱下。以前驸马和她吵架,也是这句话——要不是因为娶了你,我早就在朝堂上一展抱负了。后来朝廷逼着公主们二选一,淑安驸马就更理直气壮了,觉得都是淑安长公主为了自己的头衔才断了他的官途。

这话其实很没有道理,如果他不娶公主,又哪里来的这些机会与待遇呢?明明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公主给的,如今却又怪公主给的太少。

但淑安长公主是个恋爱脑,杨太后又不是一个多么聪明的人,很快两人就一起被拉入了淑安驸马的强盗逻辑里。

就在杨太后准备开口说出“不然哀家找皇帝说说,给你们换换”之前,闻兰因逗着的鹦鹉,突然就在旁边张开了翅膀,一边忽扇一边高喊“不要脸,不要脸”,打断了杨太后的思绪。也让淑安长公主直接忘记了哭泣。

在她们一起看向闻兰因后,一群鹦鹉就开始齐喝:“不要脸,不要脸。”

闻兰因站在鹦鹉架下,奖励似的给了每只鹦鹉好大一把葵花籽,然后学着絮果的样子无辜回看,好像他真的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伯母,姑母,什么是不要脸啊?”

两人这才想起来,之前淑安长公主口不择言,骂了一句驸马之前养的外室不要脸。

太后慌

的不行,

㈧(),

努力想让闻兰因忘记刚刚都听到了什么。淑安长公主也捂向自己日渐鼓起来的肚子,对心中的佛祖大念罪过,生怕自己还未出世的孩子也把这些腌臜之言学了去。

***

无独有偶,此时的连家也正在说淑安长公主的事。事实上,之前贤安大长公主会找连亭,就是因为她这个妹妹。

大长公主的大宗正寺卿当的就是每一天都有理不清的鸡毛蒜皮、家长里短,和絮果他们外舍的直讲有一拼。不是今天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