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第 122 章(1 / 3)

康熙一直信奉养儿如羊不如养儿如狼的教育理念,只要他生的儿子个个有出息,都成才的话,他们大清何愁不兴旺?

是的,康熙的这个教育理念是用在他儿子们身上的,至于女儿,他倒是没有那根筋。

主要是因为现在的人都是分工合作的,不仅男主外女主内,而且儿子教育归父亲管,女儿教养归嫡母管。

虽然仁孝皇后确实是去世得早,但是康熙不止元后一个妻子,哪怕孝昭皇后也是个短命的,但是还有个孝懿皇后呢。

虽然孝懿皇后只当了一天的皇后就崩逝了,但是她在康熙二十年就被晋封为皇贵妃,位同副后的她自然顺理成章的接管宫权,同时揽下了教养公主们的责任和义务了。

要说孝懿皇后在世的时候没有好好教养公主们也不是,但是要说她尽心教养她们的话,那也没有,孝懿皇后一辈子只生过一个女儿,可惜小公主六月出生,同年闰六月就夭折了,膝下只剩下一个德妃所出的四阿哥。

人心都是偏的,如果孝懿皇后有自己亲生的孩子的话,那么自然偏心自己亲生的那个,但是没有,那么她自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抚养的养子身上了。

于是在教养公主们的这件事情上面,孝懿皇后虽然没有当甩手掌柜,但是却也顶多就是照本宣科。

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康熙本人也确实是更喜欢女子恭良娴静一点,所以见孝懿皇后把自己的女儿都往大家闺秀方向培养,倒也没觉得她教错了。

如果端静公主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而是和她两个姐姐纯禧公主和荣宪公主那样和自己的额驸相敬如宾的话,那么康熙或许不会觉得这样的教育出了什么错。

可是偏偏端静公主因为性子,也因为教育的问题,出现了这样重大的问题。

康熙是个养生达人,他自然知道长年郁结于心对于人的寿命来说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了,如果不出意外,端静公主没人开解继续下去的话,她寿命是长不了的。

康熙早年间夭折过太多的孩子了,可是这种事情并不会因为次数多,就会让人习以为常,变得麻木的。

尤其是端静公主是他看着长大的,多年的父女感情都摆在那儿了,端静公主要是真的香消玉殒,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话,康熙焉能不悲痛?

所以现在看到端静公主雄起了,康熙心里很欣慰,也很复杂,他一向纯良的女儿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凶残了?

看着就像是浴火重生的端静公主,康熙现在不太担心他们走后他女儿会被欺负了,他现在比较担心的是噶尔臧。

他不会哪天就收到他三女婿意外身亡的讣告吧?

康熙心里面是这么想的,但是临走前还是给端静公主留了一支暗卫,如果端静公主没能力走到最后,那么这支暗卫就当做是留下来保护她的;如果端静公主有能力往上走,那么这支暗卫就当做是给她的帮手;如果端静公主想要当寡妇的话,那么这支暗卫……

反正这支暗卫康熙是给端静公主了:“好好照顾自己,别叫皇阿玛担心。”

“女儿会的。”端静公主哭得跟个泪人儿似的,一想到今日一别,他们父女两人从此天各一方,此生能够再见面的次数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端静公主就更加舍不得了。

“皇阿玛您也要好好保重,女儿不孝,日后不能承欢膝下,但是女儿会日日在神佛面前替您祈祷,愿满天神佛保佑皇阿玛您长命百岁,万事顺心。”

……

和康熙话别之后,端静公主就去找太后她们,她们来到喀喇沁部落之后,没少关心她,也没少担心她受人欺负,再加上这些都是她的亲人,即便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她们这份关心和担心足以让端静公主觉得很温暖了。

尤其是幼双这位二嫂,端静公主真的是打从心底里感谢她:“我现在都后悔了,出嫁前没有多点和二嫂您相处。”

要是她早知道她二嫂是这样有大智慧的人,她就应该多和她接触,多向她学习,这样她就不至于浪费了这么多年的时间了。

“现在相处也不晚。”幼双笑着道,“虽然我们没法见面,但是你有什么事情的话,可以给我写信。”

端静公主一听,眼睛都亮了:“那咱们可说好了,到时候二嫂您可别嫌我烦。”

“那不能,我还等着你帮我挣钱呢。”幼双自然说了要给端静公主砸钱那可是真的,并不是说说而已。

“二嫂您放心吧,我肯定不会叫你赔钱的。”端静公主心想,大不了赔的钱她给补上,反正她陪嫁不少。

端静公主确实是有底气说这句话,因为作为大清公主,又是康熙疼爱的女儿,所以端静公主的嫁妆不少,嫁到喀喇沁部落之后,因为前几年郎嬷嬷的把持,端静公主可以说是足不出户,压根就没有多少花钱的机会。

虽然中间被其他三个陪嫁嬷嬷她们给贪了不少,但是端静公主一“抄家”,被她们贪走的基本上都抄回来了。

至于噶尔臧,虽然他确实不咋地,但是也确实是没有打过端静公主的嫁妆的主意,毕竟满蒙汉三族都公认一件事,那就是嫁妆是女人的私产,只有没出息的男人才会打自己媳妇私产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