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 58 章(1 / 4)

好在康熙并没有往下深究下去,虽然觉得哪里怪怪的,但是这到底是自己宝贝儿子的一番心意,康熙还是十分受用的。

一边嘴上说着他堂堂太子,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事情上面,一边心里却暗戳戳的高兴。

“皇阿玛此言差矣。”胤礽反驳康熙道,“不管儿子是不是太子,孝顺皇阿玛您那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说起来儿子也是惭愧,比起皇阿玛您对儿子的关心和照顾,儿子给您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少了。”

胤礽这么说并不是在装腔作势,博康熙好感的,而是他心里面确实是这么认为的,尤其是想到自己近段时间关心康熙做的那些事,说实在话,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基本上都是多说几句,或者多上心一点就可以做到的。

可为什么偏偏他之前就没有这么做呢?

一想到他的每一次关心都叫自己的皇阿玛那么开心和欣慰,胤礽一方面觉得高兴,一方面又觉得有点愧对康熙对自己的好了。

“那当爹的照顾儿子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康熙平时都见不得别人说胤礽的不好了,现在被他孝心打动的他又怎么可能见得了他如此妄自菲薄?

康熙道,“皇阿玛把你养大成人也不求别的,能看着你平安长大,看着你娶妻生子,朕对你皇额娘也算是能有一个交代了。”

为什么都说活着的人永远都比不上死了的人呢?

因为死了的人只存活在别人的回忆里,而回忆总是容易带着美化功能的,更别提仁孝皇后生前确实是陪着康熙一起走过一段艰难的日子,少年夫妻的感情总是旁人比不上的。

康熙始终记得当年仁孝皇后明明都知道自己已经命不久矣了,但是却始终抓紧最后的时间拉着他的手絮絮叨叨地提醒他要注意自己的身子,要戒急戒躁,心里有什么烦心的事情记得找人说,别总憋在自己的心里让自己难受等等等等。

等关心完他之后,才叫人把刚刚出生没多久的小儿子抱了过来,认真地看看他,亲了亲他的额头之后,她只说了一句“以后咱们儿子就辛苦你一个人照顾了”就走了。

当时康熙原以为仁孝皇后临走前最放心不下的人应该是刚出生没多久的儿子才对的,可是他万万没想到,他才是那个最叫她放心不下的人。

至于他们的儿子,她似乎压根就不担心自己会对他不好似的,临走之前嘴里念着,心里想着的全是他。

如今距离仁孝皇后去世也快二十年的时间了,但是康熙仍然记得她临走前最后对自己说的那句话,很难说这十几年来康熙既当爹又当妈地照顾胤礽没有一部分的原因是怕愧对了仁孝皇后对他的信任。

“皇阿玛……”听到康熙提起仁孝皇后,胤礽动了动唇,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自然知道仁孝皇后是自己的生母,也知道她是为了生自己所以才难产去世的,但是从小到大,胤礽对自己生母的印象就是那一面冷冰冰的牌位。

所以对比仁孝皇后,胤礽自然是更加亲近一手把自己带大,一手把自己教育成才的康熙了。

不过胤礽也知道这些话他在心里想想就好了,万万是不能说出口的,所以他只是道,“您为儿子做的已经够多了,皇额娘若是泉下有知的话,早就可以放心了。”

……

如果仁孝皇后真的泉下有知的话,她能不能放心幼双是不知道了,反正她是挺不放心小弘景的。

幼双以前听说怀孕的人在怀孕期间恨不得马上就把孩子生出来,但是当真的把孩子生出来之后,又恨不得把他塞回娘胎里面。

当时幼双是不太能理解这中心情的,直到她怀上了孩子,又生下了小弘景之后……

她终于可以理解了。

不是因为小弘景太体弱多病,让人操心不已,而是他实在是太太太淘气了,性子野得很。

之前说过了,小弘景刚出生没多久就被幼双他们发现了这不是一个胆小的孩子,这不仅仅因为他放响屁不仅没有把自己吓哭反倒是把自己给逗笑了,更因为之后的中中事情都证明了他胆子确实大得很。

刚学会翻身的时候,小弘景就跟烙饼成精似的,一天恨不得翻身八百遍;刚学会爬的时候,顿时化身探险家,照顾的人一个不留神他就爬没影儿了。

刚学会走的时候,得不到幼双的允许他都会自食其力的自个儿往外跑了;刚学会跑的时候更加不得了,那两只肉乎乎的小脚都恨不得蹬上风火轮。

当初小弘景刚刚学会走的时候,幼双之所以不乐意他经常往外跑,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那时候天还冷着,别看小弘景打小身子骨就好,但是小孩子的身体素质始终是比不上大人的,要是放任他随便往外跑的话,幼双就怕他会冻感冒了。

现在就不一样了,天气不仅暖和下来,甚至都快热起来了,所以幼双这会儿倒也不限制小弘景的“人身自由”,只是考虑到自己儿子那野得很的性子,每次小弘景要出去玩的时候,哪怕不出毓庆宫,幼双都得叮嘱随行伺候的人一定要专心再专心地盯着他。

本来小弘景身边是有四个奶嬷嬷伺候的,可是自从他能够吃辅食之后,幼双就把其中两个表现比较不佳的奶嬷嬷退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