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我娘要从政!(2 / 3)

暗暗积蓄力量,并瞄上了隔壁宋州的宋州节度使王晏球。

王晏球是前梁的旧将,原来是朱温亲兵的侍卫长,朱温虽然名声不怎么样,可当年能在一众藩镇节度使中第一个称帝,还坐稳了皇帝,本身谋略武力一样不缺,朱温当时搜集了不少人才在自己麾下当亲兵进行培养,王晏球能做侍卫长,本身就是才干极高。

后来降后唐后,李存勖也知道王晏球是名将,就把他收在自己帐下,还曾赐名姓李,很是优待,后来李嗣源登基,王晏球就恢复姓王,出镇宋州。

王都见状,觉得王晏球原本是前梁旧将,后来又被李嗣存勖优待,不是李嗣源的亲信,就想拉他入伙。

毕竟要反叛,得扛住朝廷的平叛大军,而王晏球的打仗本领,王都觉得正好。

王都打的算盘挺好,可王晏球不傻了,自己好好的做着节度使,凭啥跟着王都做去起兵造反,干掉脑袋的活。

难道就因为他俩人都姓王吗?可他之前也不姓王啊!

王晏球对王都的傻叉行为压根没理,王都后来几次送礼给王晏球,王晏球也没搭理,直到这次李嗣源病了,王都觉得机会来了,打算造反了。

王都见无法把王晏球拉到自己阵营,就请王晏球来定州喝酒,打算酒宴上干掉王晏球,趁机吞掉王晏球的地盘,增强实力。

可王晏球压根没来。

废话,上一个请喝酒被暗算的可是李克用,当年朱温请李克用喝酒,把李克用灌醉,半夜火烧李克用下榻的驿站,王晏球作为朱温侍卫长,可是在旁边帮着放火呢!

王晏球又不和李家人一样憨。

所以王晏球不但没去,还派人去探查,查到王都打算在宴会暗算他,想要他命,当即不再沉默,把证据和王都要造反的事一股脑全派人送到京城了。

于是,京城都知道王都反了。

而且王晏球不愧是名将,建功立业事业心爆满,不但把王都造反的事举报给了京城,还直接点起自己宋州的兵马,跑到定州城外,堵上了王都的定州军,同时八百里加急禀报朝廷:我正好就在定州旁边,派我平叛吧!

同时还向朝廷请求援兵,因为王晏球探得王都偷偷派使者带了大量钱财去了契丹,八成是向耶律德光请求援军,王家在定州几十年,十分富有王都也有钱,契丹向来见钱眼开,只怕会出兵来援。

李嗣源和范延光赵延光接到王晏球急报,认为凭王晏球的能力打王都是没问题的,再加上王晏球本身离得最近又主动请缨,李嗣源就任命王晏球为北方招讨使,全面负责平定王都叛乱事宜。

而任命完王晏球那边,这边,李嗣源和李嗣源赵延寿还有被叫来的石敬瑭,一起商量派谁去带援军帮王晏球一起拦截契丹。

王都不足为惧,王晏球自己就能收拾,可契丹一旦出兵,就是上万,就必须从朝廷调兵去。

首选自然是石敬瑭,毕竟石敬瑭经常领兵征战,只是此时李嗣源在病中,京中稳定同样重要,需要有威望的将军镇守,再加上石敬瑭和王晏球相当,但也不好去给王晏球做副将,就打算从禁军下面再选一人,领兵去。

林从一看,趁机和他娘说,让他娘找范延光提了下高行周。毕竟高行周原来就是北方边关人,又擅长骑兵,对契丹也经验,去给王晏球作副将也合适。

范延光是个周全人,对他娘很是客气,也没有像有些官员一听后妃说什么就呵斥后宫不得干政,听得他娘推荐高行周后,觉得高行周倒也合适,乐得卖他娘个人情,就和李嗣源提了让高行周带一部分禁军去。

李嗣源也觉得合适,就同意了。

郊外军营

林从带着郭威,在整装待发的大军前给高行周送行。

“高将军,听闻定州那边王晏球将军已经击败定州军,王都带领叛军逃回定州,死守定州,契丹那边也已经有大军调动,不日将会进入边境,将军此去,既有危机也是机会,从林在这预祝将军能把握机会,和王大将军携手破敌,共建战功!”林从举着酒杯,敬高行周。

高行周一身铠甲,双手接过酒,一饮而尽,看着林从,“小郎君放心,末将定会与王大将军精诚合作,共破契丹,定不负小郎君和娘娘的举荐!”

林从欣慰地说:“一路顺风!”

“小郎君保重,”高行周翻身上马,一声令下,大军开拔。

早已准备待发的上万骑兵在高行周带领下,从大营鱼跃而出,浩浩荡荡奔向北方。

看着离去的大军,林从和郭威眼中露出羡慕,郭威在旁边说:“小郎君,等以后,属下也要领军,驰骋疆场,征战天下,建功立业,才是等武将的意义。”

林从看着远方,心神澎湃,“我亦是。”

*

等林从送完高行周,带着郭威回宫,得知他后爹和两个枢密使还在在暖阁议事,林从就转头打算去找他娘,结果去了他娘屋里,却发现他娘不在,过了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