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废于一旦(3 / 6)

立,与冲天的火光……以及岳飞一路走来失去的无数战友,他们在史书上无名,却以血肉之躯护住了半壁江山,铸就了今日的北伐之路。

很快,灰白的画面恢复了色彩,仿佛时光从过去流淌到了现在,新的画面出现。

这是此前众人不曾见过的画面,与岳飞不惜抗命、在李若虚的帮助下出军北伐的画面紧紧相连,明显是这一次北伐的故事。

虚幻的地图化作背景缓缓浮现——

先是京西路所在,飘起岳家军的旗帜;紧跟着蔡州与淮宁府之间,又一面“岳”字旗帜高高飘扬;然后是颍昌府城、淮宁府、关州……仿佛星火燎原,不知不觉,开封府周围已被岳家军尽数扫荡!

众人不免心神震荡,为这支所向披靡的无敌铁军而骄傲,恨不能随岳飞并肩作战。

这时,虚幻的地图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场又一场惨烈血腥的厮杀,令众人激动的心情转为黯然。

……是啊,岳家军无坚不摧与所向披靡的背后,是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从此,多少夫妇失去了儿子,多少女子失去了丈夫,多少稚童失去了父亲,这值得吗?

慷慨豪迈的歌声给出了答案——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悲愤而豪迈的歌声中,众人从镜中看见了这条北伐之路上最壮烈的一幕——岳家军一支三百人的前锋小队在进军路上与大股金军狭路相逢,展开殊死搏杀。这道长约20米左右、宽不到7米的拱桥,顷刻之间就成了一座血腥的绞肉场。镜中人适时解说了一句——

【这一日,岳家军三百人尽丧于此,被他们一并带走的,还有两千多条金兵的性命!】

br />刺目的猩红将水镜染成一片血色,冲在最前面的杨再兴宛如杀神转世,从头到脚沐浴在血雨中,他狂吼着咆哮着,不顾刀兵加身,压榨出身体最后的精力砍杀向最近的敌人!

不知何时,喊杀声已停,残余金兵四散而去,数不清的尸体堆满了小商桥,染红了河水,只剩那一道怒目圆瞪的身影还站在原地,密密麻麻的箭矢将他变成了刺猬。

天色渐暗又渐明,当岳家军的援兵赶到,收拢同袍尸体,竟从杨再兴身上获得箭镞两升——当这染血的两升箭镞被砸落在地,镜外众人的心脏也仿佛被重重一击。

他们眼前又浮现出之前见过的画面。

——当年岳飞大败盗匪曹成时,包括杨再兴在内的众多曹成部下纷纷被活捉,当走投无路的杨再兴被人绑到岳飞面前,岳飞却大度地放过了这个与自己有着杀弟之仇的仇人,亲自解开他身上的绳索,勉励他: "……我与你同乡,你是一条好汉,我不杀你,日后你当以忠义报效国家!"

——却不知杨再兴慷慨赴死之际是否还念着昔日的往事?倘若是的话,想必他定会笑着说:岳将军,你的期望,我做到了!

水镜之外,众人的目光定定注视着杨再兴面目全非的尸体,眼中难掩敬重:

"好一条顶天立地的汉子!"

平行时空的大宋,岳家军军营中,一群将士纷纷向杨再兴投去敬佩的目光,包括杨再兴在内的三百人,此刻都备受瞩目。

"老杨,你是这个。"

有人竖起了大拇指。

岳飞亦是五味杂陈。他没想到自己当初的一句话,杨再兴竟然真的以生命作践行。站在主帅的立场,他既惭愧又为之骄傲。

不过,他不会让此事再度发生。每一员将士的性命都不该随便牺牲,除非万不得已,身为主帅的他都会尽最大努力保全。

面对众人钦佩的目光,面对岳飞的赞许与担忧,杨再兴只是摸着脑袋嘿嘿笑起来: “我辈武人战死沙场早晚的事,临死还换了那么多金人同归于尽,挺好,挺好。"

伴随着镜中一幕又一幕惨烈的战争场面飘过,熟悉的女声低沉而轻缓地开口:

【随着岳家军一路北上,连战连捷,当初赵构分置兵权,不肯尽数交由岳飞指挥的恶果呈现

了出来。岳家军在前面转进如风,其他几路宋军却迟迟没有跟上来。要么如韩世忠,与金军交战正酣,胶着一片;要么如张俊,向朝廷讨封赏时比谁都积极,遇到大仗硬仗躲得比谁都快。如此一来,所向披靡的岳家军竟成了孤军。】

【随着打下的地盘越来越大,战线越来越长。后方的天子赵构不仅不派人帮忙,还企图分散岳家军的兵力,无可奈何的岳飞只得暂缓进军,将手中兵力进行集结。】

【严峻的形势并没有难倒岳家军。】

【他们依旧在高奏凯歌,一路前进。】

【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

【郾城、颍昌的两场大捷,几乎摧毁了金人的战意,令他们忍不住纷纷高呼:】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所取得的辉煌战果令河北百姓狂喜万分,各地民众揭竿而起与之呼应。岳家军所到之处,父老百姓牵牛挽车而来!连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