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唾手燕云(3 / 4)

惊愕过后愤然谢绝。】

"丞相待我何薄也!"

“岳飞只可以大义责成,不可以利益驱动。襄阳之役,军国之大事也,即便不给我授节,我难道就能坐视不管吗?"

岳飞掷地有声的宣言响彻在天地之间,令众人都看见了他那满腔赤诚的丹心。历朝历代天子,都不禁悚然动容。

"如此忠勇之将,惜不为朕所得也!"

汉武帝刘彻万分眼馋,简直恨不得冲进去杀了赵构,把岳飞这个大宝贝抢过来。——就问赵构他何德何能啊?

众多帝王纷纷将赵构加入暗杀名单之际,哗啦啦的流水声自水镜中传出。

众人抬眼看去,就见长河滚滚,奔流而下,江心之中,一支大军自南向北。江面上飘扬的岳字旗说明了他们的来历。

大船之上,岳飞环顾四方,持枪横指北境: "飞不擒贼,复旧境,不涉此江!"这一幕,令人熟悉到恍惚。

贞观年间,魏征一面运笔如飞,将岳飞之事迹尽述记载下来,一面叹道: “……昔日祖狄北伐,中流击水,何尝不是如此?却不知岳飞是否更胜于前人?"

【这是岳飞戎马生涯中第一次北伐,早就迫不及待的他宛如神兵出鞘,率军渡江的过程中,他便提前发出了胜利宣言。】

【而他果然不负众望,说到做到。】

咚咚咚咚。激昂的战鼓声再响。

无限放大的地图上,岳家军化作

一支燃烧着烈焰的利箭,飞一般横贯襄汉六郡!

【随州一战,岳飞追亡逐北,令伪齐大军横尸二十余里,一举收复襄阳;邓州一战,金国派来的援军被打得抱头鼠蹿;他又在高歌猛进之中收复唐州……宛如一柄绝世神兵在襄汉之地乱杀,岳飞源源不断的胜利令宋军气势节节攀升,一时间,各路兵马捷报频传,襄汉六郡尽数收复!】

【携克复襄汉之功回朝的岳飞,作为最大的功臣,获得了他前所未有的待遇。】

【——先授清远军节度使,又授镇宁、崇信军节度使,充荆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进封武昌郡开国侯。从此驻军鄂州,即北伐反攻的前线,岳飞多年夙愿终于有望得偿!】【这一年是绍兴四年,岳飞三十二岁。他登临高山,远眺北方,一时豪情万丈。】

这一刻,天地间风云激荡,仿佛为之作歌。一首《满江红》在众人耳边回荡,沸腾热血倾三山江五湖倒之不尽——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此后数年间,他数度北伐,赫赫功勋,累累战果,声名之盛,天下敬仰!】

滚滚风雷宛如雷神敲打战鼓,镜中画面如闪电般飞快闪现,众人瞠目结舌。

——他们看见岳飞率领千军万马纵横于沙场之上,看见他所过之处,敌军肝胆俱裂,看见岳家军的兵锋卷起一场又一场风暴,看见岳飞声名传天下,功绩世无双!

天子赵构的赞誉恰如其分: “身先百战之锋,气盖万夫之敌。机权果达,谋成而动则有功;威信著明,师行而耕者不变!"

历朝历代平平时空,所有人已经醉了。

他们沉醉于壮怀激烈的《满江红》之中,沉醉于岳飞盖世无双的才华里,沉醉于岳家军“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豪情下,数不清的人激情澎湃,被唤起“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的壮志!

他们高声为岳飞喝彩:"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提三尺剑,立不世

之功!"

冠军侯霍去病眼中异彩连连,仿佛终于遇到了知己:"……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好!说得好!只恨不能与岳将军生当同时,把酒言欢!"

北宋时期的文人目瞪口呆。

良久,有人丢下笔长叹一声: “此词一出,还有谁敢作满江红?”其他人苦笑。何止不敢作满江红?这一首词,几乎将所有词都比了下去。

"满江红一出,众皆靡靡之音也!"

岳飞本人却不在乎世人赞誉,他只是激动地望着水镜:北伐终于功成了吗?

【多年的战斗中,宋军亦暴露出许多不足。除了岳家军发挥神勇,其他将领,如张俊、刘光世之流,都不过外强中干。岳飞与日俱增的功绩让他在赵高宗赵构心中的地位节节攀升,后来甚至不惜将全国七分之五的兵力交到他手中,任由他指挥。】

【这也为他招来了诸多嫉妒与打压。】

【而宋高宗赵构并不是什么大度宽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