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孤身转战(2 / 4)

获得了宗泽的赏识,身为老将的他毫不吝惜倾襄相授。岳飞只是将宗泽传授的阵图草草看过一遍,待到宗泽考教之时,他侃侃而谈。】

水镜之中,映照出一位年轻小将的身影。他意气风发,身上有着逼人的锋芒。

“——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测识,始能取胜。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

·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淮阴阴韩信眼前一亮,忍不住拊掌一笑,眼中流露出傲然之色, "说得好!什么兵书阵图都是死的,真正的兵法哪里需要人教?而真正的将才,又岂是几份阵图就能交出来的?"

卫青,霍去病,李靖……纷纷点赞。

……战场上如何用兵,不是随机应变吗?

"好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几乎令朕以为看到了当年冠军侯……"”唐太宗李世民目光灼灼,对这位后世将领充满好奇, "却不知这位岳将军比之卫国公如何?"

——当然,他内心深处以为卫国公是天下第二。至于谁是天下第一,当然是他啦!

【然而,在宗泽麾下抗金的“幸福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伴随着金军入侵,毫无抵抗勇气的宋高宗不仅从应天逃往扬州,还沉迷享乐,纵情声色,朝堂日益昏暗。对此,宗泽苦口婆心,连上二十四份奏表,劝天子回到东京主持大局,收复河山。】

【可他的奏书却如石沉大海,根本唤不醒胆小如鼠的天子,只得到敷衍与冷落。】

【这位苦心孤诣、年近七十仍在战场拼杀的老人终于忧愤成疾,彻底倒了下去。他没有倒在抗金的战场上,也没有倒在敌人的枪下,而是倒在了对未来的绝望之下,倒在了昏君奸臣的冷落与排挤之中!】

淡淡的涟漪在水镜中断开,一幕过分熟悉的画面出现在众人眼前,他们看见大大小小的将领围在病榻周围,而生命的最后关头,苍老憔悴的宗泽并未想到自己的家小,他还在抓紧

生命最后的时间向将领们交代后事,每一字每一句都是殷切期盼。

当众多将领退去,只剩下岳飞一人。这位老人再也忍不住长叹一声: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宗泽本已凭借自身威望聚起了官军义军匪军各路人马,制定了详细的北伐计划,谁知却出师未捷身先死,这一日,狂风呼啸,大雨倾盆,仿佛天地亦为之默哀。】

【当他去世的消息传遍天下,无数人为之号恸,一时之间,朝野无论贤愚,皆相吊出涕,千余名三学之士替他做祭文以悼!】

呼.…

高悬的水镜宛如神灵自天际投下一瞥,映照大地苍生。有狂风在天地之间怒号。

风声之中,似有成千上万的人发出悲呼:

"……呜呼哀哉元帅公,翩然遗世何匆匆?无乃天上亦乏才,故促我公还帝宫。公还帝宫应有用,何忍坐视四海穷!"

“……呜呼哀哉公死矣,万乘何时归大梁?咄咄肉食人,尚踵蔡与王,奸谀蔽人主,痛毒流万邦。人怨天且怒,意气犹洋洋。所冀我公当轴日,尽使此曹膏剑铊。呜呼哀哉公死矣,始知国病在膏育。"

这篇长长的祭文在天地之间不断回荡,受到感染的境外之人都情不自禁与之一同吟诵起来,他们发自内心地赞美道: "……但留英声与后世,永与日月争辉光!"

建炎元年,还活着的宗泽听到自己死后的祭文,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无比古怪。

这祭文情感充沛,几乎将他夸上了天,固然宗泽动容不已,但一想到自己还没死呢就先在全天下人面前被哀悼了,又令他哭笑不得。尤其是他的傻儿子,居然情不自禁跟着一起念,此刻眼眶都是红彤彤的。

"……生不能收复山河,死反受万民称颂,某何德何能?受之有愧啊!"

最后,万般感动的情绪都化作毫不留情的一巴掌拍在儿子的身上,他没好气道: “别念了,别念

了,你老子我还没死呢!"

"……是哦,爹你还活着呢。"宗颖猛地一个激灵清醒过来,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

【宗泽既已不在,东京留守却不能空缺。时人都以为其子宗颖是最合适的接替人选。毕竟他一向有其父之风,颇得君心。只可惜,宋高宗赵构却不是这么想的。】

【一个成天想着抗金的宗泽已经够麻烦了,他岂会愿意让“小号”宗泽继位?于是一纸令下,由“有志而无才,好名而无实,骄蹇自用”的杜充接任东京留守,而宗颖则在杜充之下做了个小小的判官。】

【这一纸乱命,令北方局势天翻地覆。】

【宗泽在时力主抗金,哪怕是盗匪都被他团结起来对抗金人,共同执行北伐大计。而杜充一上任,立刻终止了宗泽的北伐部署,一心苟安不愿与金为敌。宗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