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土地变故,即将成地老板的张岳(2 / 4)

钱能干什么?”

张岳赞同的点点头:“辛辛苦苦忙一年才到手800万,干起来的确没多少意思。”

旁边,杜志建听到两人的话,脸瞬间就黑了。

一年赚八百万还嫌少?

我爸作为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袁老先生的首席得意大弟子,兢兢业业干了三十年也才这个数。

甚至其中的三百多万,还是上次张岳坑钱裕华一把后分给他的。

只能说,这俩奸商加资本家真无良。

等等……

下一瞬间,杜志建意识到不对。

好像自己现在也成资本家了。

星空奶茶店加盟费是五万,他收了500家,这就到手2500万。

之后每年还会收取日常管理费、咨询服务费等项目,一家一年两万。

这又是1000万。

所以……真香!

张岳对万海仓道:“万老板,我理解你拒种红白红的苦衷。

实不相瞒,你的红白黄虽然看似和其他红差不多。

可我配的药比较特殊,用红白黄的效果要比其他红更好,轻易不想放弃。

你看这样行不,你继续种红白黄,我除了按刚才约定的价格收购外,还可以额外给你一份差价补贴。

比如你计划种,当年的收益为2600元/亩。

红的收购价为2400元/亩。

那么我每亩再补给你200元。”

张岳说的非常真诚,虽然这样自己看似比较吃亏。

但这点小亏和活血通络丹的利润根本无法同日而语。

实在不行,活血通络丹还可以涨价。

一粒原本10块,我直接卖15,再高的成本都能分摊进去。

结果万海仓再次苦笑道:“张老板,你真误会了。

那两万亩地我不是要种其他农作物,而是不准备再种了。

一是费心费力也不挣钱。

二是我的承包合同到期了。

接下来谁会接着种,具体种什么,我也不知道。”

张岳有些不敢置信:“什么?承包合同到期了?这地不是你的吗?”

“当然不是了,它是博斯腾湖乡政府的地。”

杜志建插口道:“哦,这个事我倒是知道。

西疆这边虽然地大物博,但大部分都是沙漠。

为了利用这些资源,乡政府一直主导大家开荒。

荒谁都可以开,不过开出来的地所有权归乡政府。

当然,乡政府不会让人白干活。

刚开始的三年,开出来的地乡政府会免费提供种子、化肥、农药,以及滴灌带等生产资料。

三年后,这些生地变成熟地,开荒者还可以再免费耕种十年。”

张岳忍不住点点头。

这样倒还算公平。

华国的土地政策是土地国有,所以谁开荒土地就永远归谁,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西疆想要发展,就必须把荒漠利用起来。

前三年政府免费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开荒者只需付出劳动力即可完成。

当然,开荒不可能一个人做,雇佣劳动力同样需要支付报酬。

也就是说,开荒者前三年根本赚不到钱,收支勉强平衡。

他们的利润是接下来的十年。

生地变成熟地,不管自己耕种还是转租出去,收入都非常可观。

十年之后,乡政府收取租金,不仅可以弥补之前的农业资料投入,还得到一片绿洲。

这是妥妥的双赢!

忽然,张岳想到什么,他问万海仓:“你不种这两万亩地,不会是免租金的期限到了吧?”

万海仓尴尬一笑:“让你猜着了。

既然你是小杜的朋友,我也不瞒你。

我开垦出来的这两万亩地和其他地块不一样。

它的沙层非常厚,而且细沙只有表面十公分,

每年光浇水的费用,就比其他地块多将近一倍。

小杜也知道,在西疆种地,最大的支出不是种子化肥,而是抽水消耗的电费。

所以别看我手上有两万多亩地,在博斯腾湖一带牛气哄哄的。

但其实赚的,全是租地的租金。

现在乡里不免费了,等于我白给他们干活,这哪行啊?”

张岳点点头。

如果万海仓不说,这里面的事外人还真不清楚。

忽然,他想到什么:“等等,要真如你所说,那这两万亩地乡政府能包出去吗?”

万海仓叹了口气:“难说。

大家又不是傻子,哪片地块什么情况,只要在这待一段时间,心里都清楚。

种地和办工厂一样,追求的都是利润。

如果不赚钱,肯定没人干啊!”

“要真没人承包会怎样?乡政府自己耕种?”

“怎么可能?

乡政府是职能部门,指导建议可以,但不能参与具体经营。

当然,就算他们想参与,也没那个精力。

你不知道管理两万亩地的难度有多大。

所以如果真的包不出去,就只能荒着了。”

说到这,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