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1 / 2)

“你说的是什么话,哪有府中的男主子管家的?”贾母不赞同的道:“你这样,如果继承荣国府。”

贾赦抬头,安静的看着贾母。没有再嬉皮笑脸,却罕见的让贾母感觉到了压力。

贾母随即反应过来,颇为恼羞成怒的道:“老大,我这个做母亲的,是不是不能管你了。”

贾赦‘嗤’了一声,怪模怪样的。

很欠扁,像贾赦平时会做的,又不像贾赦平时会做的。

一时间,气氛凝重起来。

“母亲,儿子知晓你心中只有二弟。”贾赦笑着道:“我以前一直很介意,觉得是不是我哪里做的不好,导致母亲一见就烦。后来我才发现,或许我的存在,就是原罪。妨碍到母亲和二弟母慈子孝了。”

不,确切的说,他自小养在祖母膝下,和贾母、荣国公贾代善的关系,都不是很亲近。

他能袭爵,那是因为他是长子。事实上,为了让贾赦不袭爵,贾母还做出了诸多努力。不能成,最后不得不后退一大步,让贾源在离世之前,用仅剩的脸面,向太上皇求了工部员外郎的职位。

贾政花了十几年,总算坐稳了这个位置。已经不能用有能力来形容了,而是十分的废物点心,偏偏贾政自我感觉超好。觉得要不是荣国公临死之前的求恩典,他早就凭自己的努力,更上一层了。而不是坐了十几年的冷板凳。

超级没有自知之明,说的便是贾政。

贾赦这点好,起码他对自己一直有清楚的认知。就跟隔壁的苏清之,不,是以前的贾珍。

坏归坏,但知晓自己不是个好东西。

贾赦深刻明白自己不是个好东西,就看不顺眼贾政这种假模假样的玩意儿。

奈何贾母喜欢,贾赦呢,不讨贾母喜欢,又有亿点愚孝。底线就一次比一次低,到最后可不就是荣禧堂‘让’出来,而他住到了马厩旁嘛。

说是贾母乃荣国府遗孀,住正院不搬迁,那是贾赦孝顺。可贾政那一房,却打着孝顺的名义住进正院荣禧堂,日子过得比正经袭爵人还要好,就有点那啥了。

说真的,私底下谁没有说荣国府乱七八糟的。

贾政还想再进一步,等他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犯了当今圣上的忌讳,愿意改正的话,才有机会更进一步。

当然了,以上的分析,肯定不是来自贾赦,他没有这个本事。现在的他,还在和贾母‘讲’道理呢!

贾赦混归混,但还是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的。奈何没用,对于贾母这种明目张胆的偏心眼来说,任由你有万般心眼万般会说,讨厌你就是讨厌你,不会做出任何的改变,反而还会因为你揭穿她偏心眼的事实,进而恼羞成怒,更加憎恶讨厌。

贾母目前正处于这样的情况中。

她直接喝骂贾赦不孝,言辞激烈,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情绪,连一旁没摆正自身的贾政都愣了。

王氏倒是一阵狂喜,觉得大房多半是废了,更觉得自己的贾珠,能取代贾琏继承荣国府。

结果贾赦被骂了好多回,又有苏清之事先给他打预防针,反正吧,贾赦倘然的接受贾母的喝骂,但是贾母要求他怎么做,贾赦就是不做。

说白了,贾母控制贾赦的手段,无非就是‘孝道’二字。贾赦愚孝的时候,这是好手段,可一旦贾赦真变成贾母口中的不孝子,呵,结果只有一个,贾母成屁一样的角色,除了臭气熏天外,根本就没了其他控制的手段。

争吵过后,贾赦雷厉风行,并且还从苏清之那儿讨了主意,抄作业抄得相当的好。

这不,没给贾母反应的机会(或许给了,但是贾母没有反应过来),直接将赖大一家子,连同其实已经赎身变成平头老百姓的赖大家的,以及他那原著中考中秀才还当了官的孙子赖尚荣,一起绑进府衙。

得,大理侍卿等官员,前不久刚处理了宁国府状告家奴偷家的事情,现在处理荣国府,还算得心应手,很快就将赖大一家子从荣国府获取的钱财全都追缴回来,最后判了赖大一家子发卖。

和赖二一家子一样,被判发卖的他们,可找不到什么好主顾,即使买了他们,那也是买了送进私窑,拿命为主家做事。

对比他们以前瑰丽堂皇,比主子还主子的幸福生活,无疑是天堂跌到了地狱。特别贾赦还挺坏心眼,说赖大家的,到底是贾母的陪嫁,就没有将她发卖,而是送去贾母身边,由着她天天对着贾母哭泣。没几天的功夫,贾母就被哭得差点神经衰弱。

得知贾赦的骚操作,苏清之哈哈大笑,不免夸奖贾赦就是个人才。

贾赦平白找回近百万的家财(连同古董字画在内),这段时间以来,心情都超好,很自然的接受了苏清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