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韩家军将领中疫陇西郡太守换人(2 / 4)

三国骁雄韩遂 姚戎 2491 字 7个月前

疫病倒或病亡。

自从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大疫至今已有二十四年未发生了,郭宪家族所库存的药坛中的药水早已失效,郭宪带领族人拼命地赶制新药坛,可还是来不及。

十七位联军首领中伊德、金方、郝宽、吕发、杨腾、蒲渊、杨浚、柯列八人在数日内连续病亡,或与其部落喝生水的习惯有关。

郝宽子郝全、吕发子吕阿贵、杨腾子杨千万、蒲渊子蒲方、杨浚子杨浮、柯列子柯沭举办葬礼后继任各自部落首领。

伊德无子,部落选联军预备部都尉伊介回部落继任首领和牙门将;金方无子,部落选联军预备部都尉金盛回部落继任首领和牙门将。

前代理金城太守韩理联军非首领级的将领中七十九名曲长及以上的韩家高级将领到浩亹县韩家墓地

十二月底,郭宪家族拼全力赶制的第一批药坛终于发往关西各地,加上各县乡都有过几次大疫的经验,大都知道该如何与病人和死者隔离,以前得过疫活下来的人才能去照顾病人,关西的大疫果然中止了。

人们再次想起郭家,每家每户都抢着出钱买药坛,几家一坛买回去平分药水,郭宪的名声大增。

郭家的药坛供不应求,天师道凉州祭酒马抗、天师道雍州祭酒颜川、韩遂妻张姜子也按天师道秘方配制天师道的符水免费给天师道道徒,全市价给非道徒。

按约定,马抗出的符水由张姜子张家提供。

关西雍州、凉州、三辅死者约为人口的一成。

联军文官要员中仅代理陇西太守李参中疫病亡,韩遂上书凉州刺史韦康,表李参的长孙李磊代理陇西太守,韦康默认。

韩遂又去陇西郡狄道县,为起事后一直追随自己的李参举行葬礼。提拔李方为陇西校尉部校尉,李方子李环为都尉,别部司马韩定为都尉,空缺的四个别部司马将从受训的百人长中分配。

李方妻韩舞乃韩遂从弟韩史之女。李磊女李洁嫁给了西平郡功曹郭宪子潼关守备校尉二部别部司马郭并,生子郭修。

本年闰十二月,即有两个十二月。多出一个月的口粮由人口和兵卒累年节余钱粮自行解决。

十二月中,偏将军阎行的妻麴月、女阎曼双双中疫,进入闰十二月没能挺住,病亡。而阎行去益州尚未归来。

阎行女儿才十五岁,尚未出嫁就亡,阎行父阎预伤感万分。

韩遂参加阎家的安葬仪式,拿出自己年薪的一百斤西域金币放在阎行家。

十二月接近年底,联军各郡县有关官吏汇集到陈仓城征西将军府做本年底的对账:

收入:

上年底,联军钱库和粮库平账,钱库为零,粮库余粮为二十万零六十八石粟米。

征调仍按征粮不征钱。每基数五万石粟米。本年凉州和三辅粮食正常收成。

金城郡十县剩下的十五家望族,除韩家外,几乎全部移民去了三辅,各县剩下少许人口,故,联军对韩家以外的各县望族全部免除征调。

人口几乎全是新移民的县有:韩家、成公家、郭家在京兆尹长安县;韩家、麴家、阎家在左内史郡高陵县;田家在京兆尹阳陵县;阳家在京兆尹长陵县;蒋家在右扶风郡安陵县;赵家在右扶风郡茂陵县;江家在右扶风郡美阳县;毛家在新平郡漆县;池家在左冯翊郡粟邑县;淳于家在京兆尹蓝田县;窦家在京兆尹上雒县(上洛县);马家在京兆尹商县。金城原十四家的基数改到这些三辅的县征调,故基数未减少。

卢水胡彭析率部落已离开杜阳县,杜阳县仅入住西域四百无家老兵,无收获。

联军占栒邑县、云阳县,祖厉县失而复得,郑县得而复失,暂无收获。

再从当地人口较多的老地盘汉安郡陈仓县,左冯翊夏阳县,金城郡允吾县韩家,金城郡榆中县韩家,金城郡浩亹县韩家,金城郡金城县韩家,金城郡临羌县韩家,汉阳郡渭水北部七县,陇西郡中部五县,安定郡高平县、三水县,武威郡祖厉县的望族征调。

各县征调一个基数,允吾县、高陵县、狄道县比其它县多贡献一倍。

共计三十七个基数,征调一百八十五万石粟米。

上邽县划给盖顺做永阳郡,獂道县划给王列做南安郡,冀县仍归梁兴,但冀城划给韦端做凉州牧府治所。

不种粟米的望族需到市场去买粟米缴征调费。

各县韩家共需支付六十万石粟米,免征,抵消部分韩家给联军的垫付。分别是临羌县韩家代陇西北四县缴四个基数、浩亹县韩家缴一个基数、榆中县韩家缴一个基数、允吾县韩家缴二个基数、金城县韩家缴一个基数、祖厉县缴一个基数、夏阳县缴半个基数、长安县缴半个基数、高陵县缴一个基数。

自从夏阳望族被高燕掠走,夏阳韩家从此代夏阳望族支付联军征调的一半基数,即二万五千石粟米。已计在总征调内,在韩家帐目扣除即可。

祖厉县失而复得,仍属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