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上洛都尉斩高干并州刺史抚郡县(2 / 2)

三国骁雄韩遂 姚戎 1539 字 7个月前

太原郡阳曲县人,自高干任并州刺史以来一直归顺于高干,但保持雁门郡的自立,只在高干发出请求增援时出兵协助。

郭缊子郭淮为质一直在太原郡治所晋阳,上年娶了太原郡祁县人王凌之女为妻。郭、王两家经常通婚。曾被王允举荐为幽州刺史的王懋之妻就是郭家的族女。王懋乃王允次兄。

王述生王隗、王懋、王允,都已亡故。

王凌乃已故司徒王允侄,王隗次子,李傕、郭汜杀王允时,王凌逃回老家太原。

高燕带着余部和韩翱、宗古、郭选等前去投靠朔方太守韩棕。

韩翱曾为韩家并州贸易与事务总管,宗古为副总管,后投靠太原太守郭选为吏。

韩棕兵少,怕被高燕吞并,只放韩翱、宗古入城,高燕只好去投五原太守高宾。

高宾必须接纳同族高燕,又怕妻韩妮和子被高燕欺负,于是派人将韩妮和女儿高灵芝先送往朔方郡,这才开城放高燕进城,高燕一进城就剥夺了高宾所部的军权。

并州刺史梁习派兵和西郡南匈奴军兵临五原郡五原县县城,高燕弃城北出塞外,去投靠步度根。

高宾被高燕留下殿后,梁习军破城,杀之。

梁习军攻朔方郡,朔方太守韩棕无力抵抗,弃城西渡黄河,带着韩妮、韩翱、宗古等逃到蒲头的河套地界。

至此,梁习一统并州。

朝廷方面:

本年春正月,有星孛于北斗。

杨彪上年被免去太常,本年爵位临晋侯又突然被剥夺。杨彪称脚抽筋退居不出。

传闻朝廷认为关西诸将外虽怀附,内未可信。年初,司隶校尉钟繇向曹操提出请求以三千兵入关中,对外讬词讨张鲁,对内以胁取质任。

曹操不决,使荀彧问尚书卫觊,卫觊以为“西方诸将,皆竖夫屈起,无雄天下意,苟安乐目前而已。今国家厚加爵号,得其所志,非有大故,不忧为变也。宜为后图。若以兵入关中,当讨张鲁,鲁在深山,道径不通,彼必疑之;一相惊动,地险众强,殆难为虑!“

荀彧以卫觊之议呈给曹操。曹操赞同,但实际已给钟繇行关西事的权力,于是最后还是从了钟繇之议。

钟繇或参考了卫觊的意见,先以解押八万移民东迁洛阳为由带兵三千入关中,然后再以讨张鲁为由长期滞留在三辅。

议郎参钟繇军事新丰令张既因说服关西诸将协助钟繇平定弘农、河东叛乱,被朝廷封为武始亭侯。

韩遂感觉太原王氏的势力不可小视。

杨彪的爵位临晋侯的食邑临晋县归左冯翊太守韩斌管辖,韩遂更加坚信之前的猜测是正确的,即,杨修帮李立调进尚书台之事被曹操察觉,曹操或许怀疑是杨彪所为。

尚书卫觊来关西恰带着李立,李立官职从尚书侍郎跳过尚书中郎直接升为尚书郎,使曹操想起杨彪,故而夺爵。

第二种可能是杨彪家乡华阴县县城在潼关定城以西,落入联军和成宜的势力范围,杨彪得不到家族的外援而在朝廷中失去作用。这个可能更大些。

韩遂唤来探部总管韩桥,令其一是要留心高燕北投步度根后的举动;二是设法保护杨修,而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出仕。出仕最佳途径是举孝廉,需要其家乡华阴县县令或弘农郡郡守举孝廉。

可惜弘农郡华阴令张昶刚病亡,华阴令空缺,唯有请弘农太守武乡侯严干来举这个孝廉,还要给杨修找个孝、廉的理由,这个好找,杨修孝敬父母。

听闻严干喜好击剑,韩遂让韩桥从库中领取二把宝剑和价值五十斤黄金的财宝礼物,派人送给严干,托其把本年举孝廉的名额留一个给杨修。之前悄悄送给严干的价值五十斤黄金的财宝礼物已收下,这次送礼会收下。

办事无需告诉杨修。

据传,严干从政之后,更折节学问,特善春秋公羊。司隶校尉钟繇不好公羊而好左氏,谓左氏为太官,而谓公羊为卖饼家,故数与严干共辩析长短。钟繇为人机捷,善持论,而严干讷口,临时屈无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