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广寒宝剑千锤炼雍县铁矿重启动(2 / 2)

三国骁雄韩遂 姚戎 1548 字 7个月前

数百羌人前来迎接。

北山经过鲁发十数年的苦心经营,在没有韩家更多投钱的情况下已建成一个乡府规模的村落。数百羌人的家眷在村中家家有茅屋。四十万亩山草地采用轮牧,一半山草地本年放牧,另一半闲置;下年在另一半山草地放牧。草地得以延续生机昂然。

出了北山,来到赐支河曲(黄河)边上的冶铁苑,新地冶铁苑总管李期到入口迎接。

冶铁苑有五座中型冶铁炉和一个年产三千斤粗铜锭的小冶铜炉。

每个冶铁炉按荥阳最大冶铁炉的一半设计,五个冶铁炉年产三百五十万斤生铁,矿石出铁率稍大于三出一。

本年冶铁炉重新开工,冶铜炉仍处于停工。韩家冶铁工匠二十人在劳碌,还有一些辅工在做烧制木炭、搬运等工种。

计划每年出三十六万斤生铁,年耗约一百零八万斤铁矿石。

其中十二万斤生铁用于补充当年联军制箭消耗的生铁,十二万斤加制出售箭,十二万斤为净增生铁。

上年底,冶铁苑的铁矿石储有量七千一百四十万斤,生铁储有余量为一千二百二十七万斤。要拿出一百五十万斤生铁打造十万套农具。

如果按原定计划出售铁矿石七千万斤,生铁一千万斤。则本年底铁矿石仅余三十二万斤,不足维续下年的冶铁,必须重开雍县铁矿。

韩遂征求随行众人的意见。以李期为代表的一半人认为不重开铁矿,不售铁矿石;另一半以韩兆为代表的人支持售铁矿石和重开雍县铁矿。

李期认为,如重开铁矿,就没必要在新地冶铁,而应将冶铁炉建在雍县,就近取铁矿石,可省去许多运费成本。当下韩家大船每年饱和应付往来运送麻料、葛料、布、衣物、粮食等,再无余力长途运送铁矿石。而在雍县重建冶铁炉至少需要一年。重启铁矿开采,也需要新招募身强力壮的矿工,壮劳力更稀缺。

韩家大总管韩兆认为要抵消益州和西域贸易中断带来的财力锐减,必须把以前韩家善长的产品都重新启动。

两派人争的不可开交,韩遂在一旁听得两方都有道理,思索片刻后,向众人挥手示意平静下来,然后提出自己的折中的主意,改为只出售六千万铁矿石和一千一百万斤生铁,留下一千一百四十万斤铁矿石,可维持十年冶铁。

而雍县铁矿必须重启,立刻从韩家西镇向雍县铁矿移民一千人,下年开始产出铁矿石,直接出售,不运到新地,除非有需要再补运。

韩兆、李期等众人均赞主公决策高明。

韩家派出的人已到各地。关东战事频繁,兵器损耗大,农事也在慢慢恢复,对生铁需求强列,尚无暇顾及重启冶铁炉;雍州望族财力雄厚,对铁矿石颇感兴趣,但要韩家派人指导建冶铁炉。

有的望族钱多的没处花,抱着建个冶铁炉玩玩的心态试试。

韩遂命李期派出工匠到雍州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张掖居延属国、张掖属国巡回指导建冶铁炉,也可带人来新地参观韩家的冶铁炉。

但要求各郡国望族本年先把铁矿石买走,自运。待冶铁炉建成后,下年冶铁。

李期心疼储存了十数年的铁矿石和自冶出的生铁,韩遂拍拍其肩,李期马上醒悟,表示明白韩家的苦衷,坚决将铁矿石和生铁出售出去。

再派人去豫州颍川郡许县,找曹操军中管兵器的人推销生铁,并让曹操军自己来运。

韩遂怕曹操牒人刺探西镇秘密,提议在陇西郡狄道县洮水东岸码头交货。曹操军可从码头运到首阳县上船沿渭水入黄河运往洛阳。

韩兆有些担心生铁卖不掉,韩遂则认为曹操意外得此一千万斤生铁必能攻占冀州,早日容纳关西,还政于朝廷,天下太平或可早些到来。

韩兆怕李期没有做过生意有闪失,决定派西镇总管韩盖去趟许县。

韩遂让韩盖去许县找为人质的长子韩韬帮助约见曹操军中管兵器的官吏。韩盖领命,回去向下属交待西镇事项,准备动身前往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