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马腾达七万兵马袁绍得大将军印(2 / 2)

三国骁雄韩遂 姚戎 1672 字 7个月前

分领三千骑兵,都尉马锐、马闵、马詹、马穗各分领一千骑兵;

校尉庞德:统兵八千汉步骑和五百勒姐羌骑,都尉成杰、庞匀各分领三千步骑,都尉庞炳、庞荃各分领一千步骑。前勒姐羌右大将,都尉东彬,五百勒姐羌骑。

总兵力约为七万零七百九十四人,另有汉役卒约三千八百人。

东彬已带五百勒姐羌骑前往京兆尹郑县。

韩遂看完信报惊呼,联军总兵力约七万五千人,算上役卒,马腾所部人数已接近联军兵力!

但去掉马腾部中零坚等用娃娃兵扩充的人数,增加联军在三辅收编的数千人马,马腾所部人数约比联军少一万。

联军的弱势是受到河首平汉王宋建牵制,一时不能全部调到与马腾地盘接壤处。

联军的强势是有十数年战场经验的老兵油子多,马匹钱粮充足,几乎全是骑兵,机动灵活。此外,在西边、北边、南边都有外援。

马腾的弱势不少。一是新收编来自三辅望族逃走后留在庄苑的东羌奴,马匹很少,骑兵严重不足。二是一下子占领的县城太多、太快,尚需时日消化。三是钱粮缺乏。四是农耕经验不足。五是地盘四周无外援,周围的势力随时可变为敌对。

马腾的强势是核心将领和一万多汉兵主力。如与马腾冲突,应集中骑兵突击其主力,剩下的六万兵不足为虑。

此外,马腾对地盘的管理似乎很有条理,不乱。想必是得到王季然和张则这两个朝廷大官吏的指点。

当下与马腾开战显然不可行,还需和马腾通力协作,先灭掉李傕、郭汜。其次要把金城郡的人口加速搬空,摆脱宋建对后方的威胁,使联军绝大部分兵力能机动起来。

想清楚后,韩遂冷静下来,理好头序,下令归还马腾的杜阳县。又写信给在陈仓指挥三辅的军师成公英,请军师府出一个抑制马腾的策划。

五月,成公英回信,提出策略:

第一步,联军尽早收编郭汜军;

第二步,联军与马腾共击李傕军;

第三步,择机袭击马腾的后方零坚部落。

韩遂看明白了,联军先得郭汜数万兵马,再同马腾共攻李傕时,按同等份兵力损失,例如都死三成,联军剩下的兵力约比马腾军多三万五千人。

最后一步的突袭灭零坚部落的万骑,马腾军或减到四万人左右,对联军就无大碍矣。

没有了西北部的零坚,联军威胁到马腾的安狄将军府所在地泥阳县,马腾必搬家。

探部送来朝廷信报,本年三月,朝廷诏将作大匠孔融持节去冀州拜自领冀州牧自号车骑将军朝廷授以右将军的邺侯袁绍接替逃走的韩暹,为大将军,兼督冀、青、幽、并四州。

而之前督此四州者为公孙瓒。此番任命等于朝廷已不看好公孙瓒也。

上年十一月朝廷以袁绍为太尉,封邺侯,而准备封曹操为大将军。

袁绍耻班列在曹操之下,表辞不受太尉之职。曹操惧怕袁绍,请朝廷将大将军让与袁绍。

韩暹逃走,将大将军印带走,朝廷又雇人重新刻制了一枚大将军印。

本年孔融到任将作大匠后才将大将军印送去冀州,正式授给袁绍。

据信报,袁绍得到大将军印后很满意,答应朝廷不再自号车骑将军,孔融回到朝廷后,曹操才心安理得地行车骑将军事。

曹操身兼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百官总己以听、兖州牧、司隶校尉、录尚书事、武平县侯。

杨奉逃走,带走了一枚车骑将军印,美阳侯郭汜手中也有一枚车骑将军印,朝廷要为曹操重新刻制车骑将军印,曹操婉拒之。

此外池阳侯李傕、河内太守晋阳侯张杨手中各有一枚大司马印。

当下,太尉一职空缺,朝廷中的主要大臣有司空曹操、司徒赵温、大司农周忠、太仆韩融、卫将军董承、卫尉张俭、光禄勋桓典、宗正刘松、太鸿胪陈纪、执金吾荣邵(荣郃)、谏议大夫宗承、御史中丞董芬等。

朝廷的运作基本恢复。

左将军袁术称帝,左将军印仍在袁术手中。前将军仍是易侯公孙瓒。

右将军袁绍转为大将军后,并未归还右将军印,朝廷也不敢转授别人。

后将军杨定逃亡荆州后死于荆州南阳郡析县,后将军印失踪。

其它朝廷认可表授的将军印有镇南将军荆州牧刘表、镇北将军河东太守王邑、镇东将军刘备、安东将军代郡太守王泽。

早在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圣上从长安东迁到河东郡安邑县,以县城为临时定都。李傕表任的河东太守凉州北地郡泥阳县人王邑进献了丝绵绢帛,被封为列侯。稍后加号镇北将军,进封安阳亭侯。

韩遂对失去的镇西将军印难于释怀,又叹惜旧友杨定之死,提笔写信给西域长史杨曾和杨秋,通报杨定亡故的消息。杨定乃杨曾之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