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十部人马入三辅早年旧友逢渭桥(2 / 3)

三国骁雄韩遂 姚戎 1831 字 7个月前

宋建这个插在联军中间的势力始终牵制着联军。韩遂开始考虑将金城郡各家望族迁往其它地方,空置的金城郡就无需太多的守军。

待联军主力离开金城郡,即使宋建突然出兵占领金城郡,得到的是毫无价值的空郡,或许会永久打消宋建对金城郡的觊觎。

马腾来报,所部围困右扶风郡槐里县县城见效,镇守槐里县的右扶风太守昔坑率所部二千步兵归降马腾,马腾兵势大振,顺势进兵事先分给其的平陵县。

平陵县苏氏坞堡为流寇所占据,庞德、马超率军攻破坞堡,缴获堡中百余匹骏马和大批粮食。

马超部下都争抢膘肥身健的马匹,只有庞德选了一匹体形瘦小样子丑陋的黑嘴黄马,众人嘲笑之。

韩遂听到平陵县苏氏坞堡,突然想起死去的金城太守苏谦、苏谦子右扶风郡五官掾苏不韦。当年苏家修建这个坞堡,韩家还派出过工匠援建。

苏不韦被段颎害死,苏不韦从弟苏邈同苏氏家族幸存者一直在凉州武都郡仇池山躲祸。

马腾将右扶风太守昔坑率所部二千步兵留下,打发右扶风太守昔坑来允吾见韩遂,韩遂同韩理等设宴接待。

昔坑的部将京兆长陵县人校尉第五儁曾在盖勋任京兆尹时为京兆军中的清寇都尉,不愿做马腾的部将,辞职前去投靠永阳太守盖顺。盖顺乃盖勋子。

韩遂同意保留昔坑的右扶风太守职位,允诺下年底按联军任命的太守年薪待遇,命返回右扶风郡,说服各县守军尽早开城归顺,可得联军口粮配给,以免兵士饿死在城中,殃及城中庶民。

探部总管韩桥来报,已与京兆尹司马防接上头,京兆尹长安及附近人烟稀少,司马防手中的二千守军已撤出长安城,退守霸陵县。

李傕从弘农追击王师撤回三辅后就放弃了京兆尹霸陵县、右扶风郡安陵县,兵力集中到左冯翊郡池阳县的县城和黄白城。

而郭汜也在收缩兵力,已调京兆尹蓝田县的守军去守右扶风郡美阳县。整个京兆已无李傕、郭汜的直系部军。

司马防答应只要在霸县能面见到韩遂,就放西凉联军进长安城,手中的两千步兵和霸陵县以及整个京兆尹可以移交给联军,自已返回家乡河内郡温县去赡养年迈的父亲。

韩遂立刻命预备部都尉韩胡只身随探部人员去霸县接管司马防的二千步兵,预备部暂由从祖厉返回的别部司马韩庭掌管。

许诺如接兵成功,则提拔韩胡为联军京兆校尉部校尉,韩庭为预备部都尉。

让韩胡带信给司马防,可暂留在霸县继续任京兆尹,待回河内郡的路线通了再归家不迟。

韩遂又取价值一百斤黄金的财宝交给韩胡带给司马防做礼物,自己随后去霸县。

当年在洛阳时,司马防乃韩遂旧友,故无法让替身去见司马防,韩遂决定亲自前往,再顺路去华阴县与宁辑将军段煨面谈。

当下三辅到处都是流寇、流民及各路官军,主公要前往京兆十分凶险。韩桥劝阻主公,韩遂不听。韩桥搬来金城太守韩理。

韩遂认为以凉州联军的现有兵力要防范宋建和马腾,不可能派出更多的兵力入三辅,更不能强攻三辅城池。

只有在下年春种前占领谷口,在谷口筑坝切断郑国渠和白渠从泾水的谷口取水源头,使李傕在池阳的屯田、郭汜在高陵的屯田收获不到粮食,下年二人军中必大乱。

要在二人掠得更多粮食前,劝降三辅各县守军,然后将李傕、郭汜分别包围在黄白城和美阳,最后召集更多的势力聚歼之或瓦解之。

趁关外山东、河北、中原势力尚无力西进之时,快速占据三辅,或可使凉州联军续命一、二十年。

韩桥、韩理见劝阻无用,只好退一步,坚持调十艘大战船回到陈仓,接主公走渭水去长安,约司马防到长安城外北面的渭桥见面。与宁辑将军段煨的见面应安排在郑县。

韩遂无奈,同意等待数日后,在陈仓登船。于是让尉迟延嘉带领选出二百精壮铁骑兵跟在侍卫队后面向陈仓进发。

韩潼调来十艘大战船和十艘大船,载上韩遂、尉迟延嘉及侍卫队和铁骑向长安进发。

在渭桥,韩遂终于见到司马防,身后跟着京兆尹属下的长安令王惠阳。长安令及长安县县令。

司马防比韩遂小五岁,当年在太学读书,二人曾在蔡质博士家门口遭遇到火球穿身而过,在同窗中展开过热议。后来为救尹端,朱儁、韩遂、黄衍、司马防四人联手帮助,使尹端免死罪,改判左校劳改。

此番重逢,二人感慨万千,年轻时何曾想到一人做了联军统帅,一人当上京兆尹高官。

司马防已生三子,长子司马朗二十五岁,次子司马懿十七岁,三子司马孚十五岁。

司马防和妻在京兆。长子司马朗在董卓时带着二个弟弟逃回温县,去冀州魏郡黎阳县投靠同乡监营谒者兼统兵马赵威孙。

上年司马朗等回到温县,遭遇饥荒,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