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各路官军传捷报黄巾张角突病逝(2 / 3)

三国骁雄韩遂 姚戎 1959 字 7个月前

城上举燎应之,嵩从城中鼓噪而出,奔击黄巾军阵,黄巾军惊乱,奔走。

骑都尉沛国曹操带兵赶到战场。五月,皇甫嵩、曹操与朱儁合军,皇甫嵩所募之兵也赶到,联手与豫州颍川郡黄巾军激战,大破之,斩首数万级。

朝廷封皇甫嵩为都乡侯。曹操随之迁为济南相,所带兵移交给皇甫嵩和朱儁。

六月,皇甫嵩与朱儁军继续进击豫州汝南郡和陈国的黄巾。

北中郎将卢植军三月进击冀州黄巾,连战连胜,斩杀万多人。

五月,张角黄巾退守广宗县城,据城死守。

卢植军围城,挖掘壕沟,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城。

卢植得罪圣上派出检军的小黄门左丰,圣上下诏免除卢植的职务,并用囚车押送回洛阳,判处无期徒刑(减死罪一等)。

朝廷拜董卓为东中郎将,接替卢植在冀州平定黄巾军。南郡太守南阳人韩纯接替董卓出任河东太守。

董卓放弃围攻张角据守的广宗县,而率主力北上攻打张宝据守的下曲阳县,未克。

六月,新任的南阳太守秦颉与荆州刺史徐州广陵人徐璆联合出击,击败荆州黄巾军,斩杀张曼成。

随后,黄巾军退守南阳郡宛城,拥赵弘为渠帅,兵势重振,竟拥众达十余万。

秦颉、徐璆等待援军。

韩遂听罢略为宽心,汉军方面冀州小胜,豫州颍川郡全胜,荆州南阳郡初胜。黄巾军互不联手,久之必败矣。

又为远在鲖阳侯国的母亲、韩胤、吴冯等担忧。

汝南邵陵县离鲖阳侯国颇远,吴冯彼等应暂无忧。

但陈国黄巾也盛行,投奔陈王刘宠也非万全之策,固守鲖阳侯国县城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韩猛所在的冀州中山国安国县似战报里未提及,或许黄巾未波及那里。

荆州南阳郡堵阳人韩纯自那年携子韩暨来访金城回去后连任两郡太守,名人后代果然仕途无量。

八月初,到了秋收的季节。烧当羌劳力进住新地收割粟米。上年轮种豆子后本年仍恢复种粟米。

从西镇方城地下仓窖取出陈粮做本年自用粮和支付烧当羌劳力雇佣粮,新粟米存入。多出的部分存入钟羌四乡四个大坞堡和四个小方城。

分五批向于阗迁移的队伍已全部出发,共计一万移民、六万四千匹马、六万二千头耕牛,以及补给、种子、农具、丝绸和织布机等。

一百零六万五千三百五十匹一等丝绸全部按原定计划运往于阗做货币用。

第一批四月初出发的马匹已返回,估计到十一月底所有驮运马匹可全部返回钟羌地四乡。铁器苑恢复十年装备制造。

整个八月和九月,韩遂都在焦虑地等待战况消息,为母亲和韩家在各地的人担忧。

十月初,太守陈懿再次召集郡官吏开会,首先公布金城郡官场几起突然的变动。

安夷县县长樊煜父弘农太守司隶河南人樊毅筹运汉军军需累到吐血身亡,樊煜辞职回乡服丧。安夷县县丞曾礼暂代理县长。

御史中丞赵舍到冀州河间国和中山国募兵,与中山相臧旻有冲突。

恰太原太守为宦官子弟,圣上怕不能防御太行山里的太平道众,朝廷调臧旻去并州任太原太守,冀州北部交给御史中丞赵舍统管。

允街县县长张纯调任中山相。允街县县丞单笠暂代理县长。

破羌县县长郭缊妻儿在太原郡阳曲县家病重辞职回乡。破羌县县丞段贺暂代理县长。

曾礼、单笠乃鸿都门学诸生。段贺乃中常侍段珪族人。

至此,金城十县县长只剩浩亹县县长王惠阳、令居县县长马艾二人出身望族,其余八位均为宦官中常侍族人或鸿都门学诸生。

接着,陈懿又一次向本郡官吏们通报七月至九月的战况。

首先传来的是迟到的消息,六月,交州故吏民因刺史、太守赋敛过重发动叛乱,执刺史及合浦太守来达,叛军首领自称柱天将军。

朝廷三府选京兆尹兖州东郡人贾琮为交州刺史前往平叛。

秋七月,益州巴郡五斗米道张脩聚众反,寇巴郡各县。时人谓之米贼。

巴郡太守曹谦平叛中,同时抽调凉州驻军增援益州。

皇甫嵩又和朱儁一起乘胜镇压汝南、陈国地区的黄巾军,并追击豫州黄巾渠帅波才、进攻副帅彭脱,于阳翟击破波才,又在西华击破了彭脱,连连取胜,平定了颍川、汝南、陈国三郡之地。

皇甫嵩上表朝廷,推功于朱儁,朱儁被封为西乡侯,迁镇贼中郎将。

七月底,皇甫嵩率军前往兖州,朱儁率军前往荆州。

八月初,皇甫嵩率军与黄巾军在兖州东郡东阿县苍亭(仓亭)交战,大破兖州黄巾军,斩首七千余级。生擒黄巾军渠帅卜巳、张伯、梁仲宁三人。

董卓接替卢植后,放弃围攻张角据守的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