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曲阿弘平拜师门吴越俊杰出文武(2 / 3)

三国骁雄韩遂 姚戎 1780 字 7个月前

好开学洛阳见。

虞歆乃零陵太守虞光之孙,虞家精通《孟氏易》。

魏家出席的乃魏朗子魏种,也是太学诸生,已读五年,太学一般正常进度读完需六年。

太学诸生加冠李膺、荀昱、杜密、王畅、刘祐、魏朗、赵典、朱宇为“八俊”,魏朗排第六“俊”,俊者,言人之英也。

席间,韩说指着孟尝向吴冯、韩遂介绍道:“这位大人是上虞孟尝,字伯周,曾任交州合浦太守。

合浦郡不生产粮食,但海中出产珠蚌。

合浦郡与交趾接壤通商,合浦郡购买粮食。

以前合浦郡的官员多为贪婪污秽之辈,责成人们采集,不知限度,珍珠逐渐徙到交趾界内去了。

结果客商不再来了,人和牲畜都没有吃的,穷苦的人饿死在道边。

孟府君上任后,革弊端,访百姓疾苦,做利民之事。

不到一年,离开的珠蚌贸易又回到合浦了,老百姓都恢复了本业,商人开始来往,货物开始流通,孟府君被称赞为明智如神。

后来孟府君因病上书辞职,朝廷征召彼回京师,官吏和百姓抓住孟府君的车轮恳求彼留下。孟府君只得夜里暗中离去。

孟府君回乡后隐居在僻野水边,亲自耕田做工。

邻县的士人百姓仰慕彼高尚道德,搬来和彼住在一起的有一百多家。但朝廷就一直没有再任用。

前些日子,在朝的本郡乌伤县尚书杨乔七次上书皇帝启用孟老,朝廷不理,杨乔竟以死诤谏,绝食而死。”

孟尝流泪道:“吾老了,还连累了前途远大的杨尚书,皇帝当年要把公主嫁给容仪伟丽的杨尚书,杨尚书竟固辞不从。”

众人忙安慰劝解。

韩说又道:“吾会稽士族忠义之士辈出。

唐太守喜欢向各县摊派份子,周功曹(周规)常劝唐太守收敛,唐太守不听,还把彼缚起来过。

几年前周功曹刚受公府征辟为官时曾向公府借钱百万以整饰衣冠,后来家贫无力偿还,公伟(朱儁)以母亲做生意的缯帛(丝织品)去为周功曹还债。”

朱儁道:“帮助同乡应该的,不足挂齿。”

韩说又指着贺家出席者对韩遂道:“这位是上虞贺辅大人,祖上为洛阳人,乃会稽太守庆鸿之后,因避讳安帝的父亲名讳,而改姓贺。

庆鸿大人为人慷慨而有节义,与杜陵人廉范为刎颈之交,当时人称:前有管鲍,后有庆廉。

看这位文约小兄一身武艺,贺家武艺在吾会稽也是知名的,公伟的武艺也十分了得,尔等可聊聊。”

韩遂忙起身道:“在下还年轻,多向会稽前辈学习。

留下吾在洛阳太学附近的住址,在座的大人如有子弟送到太学需要帮助可以找吾。”

众人继续边饮酒边听韩遂和吴冯说西域贸易。

说完西域贸易,韩遂接着道:“公伟为人好义轻财,在下十分敬佩,吾韩家愿意每年收购公伟母亲的会稽产的丝绸四百匹,十一月底洛阳交货,按洛阳市价支付,以帮公伟母亲尽快恢复本钱。

这次就先购第一批二百匹,以布帛币支付。”

周规先起身答谢。

接着,朱儁起身拱手称谢道:“多谢文约,如能走西域贸易,生意周转就快多了,家母明天备好会稽丝绸货送到客栈。

明日如太守未归,请到下府切磋武艺。贺大人也来吧。”

韩遂、贺辅连声应承。

宴散,韩遂给每位赠送了礼品小皮包,又因同姓之谊,额外赠韩说一把韩家庄苑自产的刻有“韩”字的短佩剑。

第二日,魏朗的儿子魏种到客栈送来一封家书委托韩遂带给家父,并因祖父病未愈委托韩遂向太学递交告假书申请推迟一个月到校,韩遂认真收好。

见唐太守未回,上午朱儁安排同乡学武徒弟余姚人虞褒和上虞人刘彦两位少年带着韩遂、吴冯、韩宛、吴迪、尉迟延嘉、韩仁去山阴城逛街购物。

下午朱儁早早下班去客栈接韩遂等来朱府。

朱府不大,乃朱儁去世的父亲留下的。

吃了些点心后,朱儁、贺辅、虞褒、刘彦、韩遂、吴冯、韩宛、吴迪、尉迟延嘉、韩仁全身披挂骑马来到大校场。

朱儁和郡里同事尉曹掾打过招呼借用大校场一角。周规稍后也赶到。

两边列阵一字排开,枪头换成比武木制圆头包以布。

朱儁对韩遂、贺辅对吴冯、朱儁长子朱符对韩宛、朱儁次子朱皓对尉迟延嘉、虞褒对吴迪、刘彦对韩仁。

周规观战做仲裁,以三十回合为一局。

一声“开打”,六对人马战到一处。

一开始还有些抹不开,几个回合后,野性挑起,各对人马放开手脚厮杀起来。

第一局,韩遂方仅韩遂和尉迟延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