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禄福李寿羞败仇酒泉黄衍谋入伙(2 / 3)

三国骁雄韩遂 姚戎 1709 字 7个月前

当年和阗玉石向酒泉运送的道口。”

董越问道:“玉门关在玉门县吗?”

黄俊道:“玉门县在酒泉郡,玉门关在敦煌郡,为汉长城的西端头。诸君此行都会经过。”

李傕问道:“和氏璧玉玺出自哪里?”

黄俊微笑道:“在尚书令任上见过玉玺。出自荆州南郡中庐县(今襄阳市南漳县)楚山,在襄阳县西南,古罗国和庐戎国所在地,罗姓和卢姓的由来之一。

来京述职的南郡官员说中庐县有个神秘的白马洞,洞通益州。”

黄衍邀请诸位品尝新端上的酒泉花锅盔。

众人边吃边赞道:“花锅盔非常香,味美别致。”

戴宏道:“花锅盔用面粉、鸡蛋、牛奶、枣泥等,加入香豆粉。

香豆是酒泉特有菜食香料,这次去西域可以带一些去贸易。”

黄衍道:“通常磨成粉拌在菜肴食料里。本家庄苑专种香豆。

诸位从西域回来时可带些回自家郡县,定受欢迎。”

次日,黄衍辞别妻儿霍姈和黄挺,和吴冯、吴冯家丁吴迪、戴家家丁戴霆、黄家家丁黄棋、黄晔到客栈汇合。

戴家和吴家二十车货、黄家十车香豆货、六车布帛币、六辆补给车。

黄衍比韩遂小一岁。吴冯尚未婚配,与段煨等同年。

赵君安带着赵娥来送别,张姜子送赵娥二竹盒胭脂和一匹丝绸。

韩遂送赵君安那把鲜卑短佩刀,赵君安送韩遂一套酒泉玉器。

韩遂、张济、段煨、胡轸、贾彩、李傕、杨定,董越、郭汜、魏桀、吴冯、黄衍、张姜子、阴香、韩何十五人和二十六名家丁及二百一十四辆双马辎车、八十二匹坐骑浩浩荡荡出禄福县城向西进发。

渡过一条结冰河。黄衍道:“这是呼蚕水(讨赖河/北大河),在酒泉郡、张掖属国、张掖居延属国三地交界处与弱水汇合。”

来到玉门县城,入住安歇不表。

次日出城又渡一条结冰河。

黄衍道:“这是籍端水,发源于南边祁连山羌人居住地,由此河向西尚有多道水河为支系。

籍端水上游延寿县有羌部落,县南有山,石出泉水,水面漂有一种不凝膏,燃之极明,不可食。

当地人用它涂牛皮润泽皮革和防水,润滑车轴等。

前汉班固所著《汉书》中记载并州上郡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据说可炊饭、点灯、取暖。”

韩遂道:“不凝膏必为神奇之物,或许可以用于冶铁。

日后从延寿县和高奴县弄些带回冶铁庄苑试试。至少可点灯用。”

李傕道:“上郡高奴县离吾北地郡近。

秦汉时,汉军韩信暗渡陈仓出益州,一举击败项羽十八诸侯在三秦的封王的三位原秦国将领雍王章邯、翟王董翳(yì)、塞王司马欣。

董翳封地为上郡一带,都城就设在高奴。”

董越道:“史书记载董翳战败自刎。但据吾董氏族人传说董翳降楚封吴王,后归汉,扶佐汉高祖平天下。晚年迁左冯翊夏阳县。

夏阳是司马迁故里,也是黄河东岸司隶河东郡与黄河西岸司隶左冯翊的黄河重要渡口所在地。”

韩遂认真听着,记住了夏阳。

一路穿过干齐县、沙头县,展现在众人眼里一个十分震撼浩瀚无际的大泽,虽是冬天,仍能猜到开春必是水草丰茂渔欢鸟鸣的景象。

黄衍道:“这是有名的冥泽,冥泽一半属酒泉郡,一半属敦煌郡。

冥泽与张掖居延属国的居延泽、武威郡武威县的休屠泽为河西走廊四郡的三大名泽。”

段煨道:“看上去冥泽比休屠泽大。”

魏桀道:“居延泽为双泽湖应排第一。”

过了沙头县,贴近遮虏障(汉长城)行走,看着遮虏障和烽燧(烽火台),韩遂问道:“遮虏障(汉长城)似乎未用砖?”

黄衍道:“遮虏障和烽燧(烽火台)用沙石建造,每隔一脚长搀一层干草,距今近二百年了。

风吹日晒经久不倒,只需每年用泥修补有损的表面。

前汉武帝建遮虏障起自玉门关,玉门关到冥泽,冥泽到居延泽,沿线布满烽燧。”

当夜赶到渊泉县城入住张记客栈,渊泉县城已在敦煌郡境内。

次日,众人在渊泉城里逛街,看到两个靠在一起的楼堂一模一样,匾名一曰“伯英堂”一曰“文舒堂”。

伯英堂门廊道左右支柱题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文舒堂门廊道左右支柱写有“淡兮其若海,望兮若无止。”

韩遂笑道:“此必为名扬天下的凉州三明张奂将军的二位公子的草书堂。

大公子名张芝,字伯英,时人称张有道;

二公子名张昶,字文舒,时人称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