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西凉少年武招亲宿星轩辕过枪法(2 / 3)

三国骁雄韩遂 姚戎 1939 字 7个月前

要是汝二兄出生那年不生病能活下来该有多好啊。”

韩娴和韩媗忙扑到母亲怀里安慰母亲。

次日,众少年按耐不住玩性,早早到练武场东西北各插四面星旗,南面插五面星旗,合为轩辕十七星旗。

西凉八猛一字排开,身穿锦丝绣边战袍,全身披挂铠甲,手持长矛枪,长矛枪头换为比武专用木制圆头,外包软毡。

瞭望台上众少女张姜子、阴香、胡妍、颜英、孟花、孟芸、韩娴、韩媗和从弟韩胤观战。

贾彩已婚,和张济客串匹对。李傕、胡轸已订婚,只比武不参与招亲。

八人每人出场七次对战其余七将,以三十回合为限。

只杀的昏天黑地、黄土飞扬。

第一场,韩遂对段煨、李傕对杨定、胡轸对董越、张济对贾彩。韩遂、李傕、胡轸、张济胜。韩遂使出金城矛枪法对战段煨武威矛枪法。

第二场,韩遂对张济、李傕对胡轸、段煨对杨定、董越对贾彩。韩遂胜、其余平。

七场比赛下来,众少年和坐骑都累的大汗淋漓。

仲裁长贾诩判韩遂第一,李傕和胡轸并列第二,贾彩、段煨、杨定、董越、张济并列第三。

张济问过瞭望台悄悄观战的妹妹张姜子后宣布韩遂和张姜子定亲。

众少年抬起韩遂抛到空中庆祝,相互搂抱跌跌撞撞去换马骑回庄苑饮酒。

同在瞭望台观战的韩遂两个妹妹韩娴和韩媗以及从弟韩胤早就飞马跑回家向韩遂父母报喜了。

夜宴上,段煨问道:“文约的矛枪枪头枪杆银亮有纹,想必是杆宝枪。”

韩遂道:“这是家父请名山铁匠用上好的精铁填加精料专为本人打造的,名曰银蛟亮睛枪,阳光下可晃敌眼目,即刚又柔。诸位各家的枪想必也有大名,都报上名来听听。”

段煨道:“虎贲荡津枪,枪重。”

张济道:“飞棱虏千枪,三棱。”

贾彩道:“玉兔丹台枪,有两个旁刺。”

李傕道:“翔雁轩玄枪,抖动可弯可直。”

胡轸道:“乌金夜光枪,色黑。”

杨定道:“錾刺双弘枪,有一小刀面,可刺可砍。”

董越道:“皂节加锡枪,有节且含锡。”

贾诩笑道:“吾发誓终身不提刀枪不厮杀。”众人大笑。

贾诩总结道:“西凉各郡望族子弟基本都是拜当地驻军武艺高强且实战经验丰富的军官或教官为师。

由于各郡教官的不同风格,自前汉武帝近二百年以来,形成了各郡特色的武艺派系。

武威段家名镇西凉,杀得羌军闻风丧胆,听闻主要靠的是轩辕十七星矛枪法,总计十七式,每式又含一实一虚,攻守兼备,组合千变万化。

练全十七式须有极高悟性,段煨、胡轸、张济武威子弟都是练此枪法。

武威东南的北地郡和安定郡以及西北的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子弟也基本采用此枪法。

文约使的金城枪法又称二十八宿星矛枪法,总计二十八式。

按东方青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各七式。

招招夺命,每式刺身体不同部位,甚是厉害,与金城驻军在凉州十郡最多、最精有关。

陇西郡、汉阳郡、武都郡子弟也均喜欢练此枪法,董越的枪法与韩遂的相似。

二十八宿星矛枪法招式多故颇难练成,能精通二、三个七式就可以打遍天下难寻敌手了。

练全二十八式乃纵横天下之将也。尚无人同时精通此二套枪法。”

韩遂道:“吾自四岁修练武艺,练了十七年也只对白虎七式和青龙七式略有心得。

白虎七式最熟练,尚缺少实战。

看得出各家还有一些家传枪法混合使用,本家也用祖传韩家枪谱,据说是战国时代韩国先祖传下来的,不过早期是乘战车持戟作战,到战国晚期改用战马才可能有枪谱。”

张济道:“贾兄的枪法与西凉枪法明显不同。”

贾彩道:“几年前才随父到武威,轩辕十七星矛枪法才学皮毛,今比武主要是靠洛阳所学武艺。

洛阳子弟武艺教官主要是来自皇家禁军。

皇家禁军有五大中郎将: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统归九卿之一的光禄勋管辖,吾拜师乃羽林中郎将。

司隶各郡武艺以长安和洛阳两城为中心分为两派。”

董越道:“靠近吾家陇西郡临洮县的汉阳郡西县是秦国发祥地和历朝皇家牧苑,放养军马。

那里有盐井,百姓自幼练武,乃出骁勇善战之士之地。

近来凉州又兴起对付重装骑兵的马槊。”

杨定道:“悉闻并州、幽州、冀州武艺也十分了得。”

贾彩道:“并幽冀三州笼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