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骁雄奇才议古今段颎大军还金城(2 / 3)

三国骁雄韩遂 姚戎 1704 字 7个月前

道导渭水东流。”

二人带着跟班小厮,一路说说笑笑,很快到达金城郡榆中县。

只见数百鲜卑骑手从后面而来,贾诩正要躲闪到路旁,韩遂却调转马头,对贾诩笑道:“无碍,为首的乃吾家父从事马匹贸易的鲜卑索头部首领拓跋邻之子拓跋诘汾,吾入太学前随家父见过。

拓跋邻乃鲜卑西部五大人之一,大本营在武威郡鹯阴县。”

正是鲜卑索头部首领之子少年拓跋诘汾带几百骑手打猎归来。

韩遂上前打招呼道:“诘汾弟,这是狩猎吗?弟身边这位雄武少年是?”

拓跋诘汾道“正是冬猎回来,顺便去拜访狄道义从胡王家。吾身边这位是鲜卑王子和连。”

和连道:“很高兴见到诸位。”

韩遂和贾诩听到和连一口流利汉语,吃惊地拱手回礼道:“幸会王子殿下。”

拓跋诘汾得知韩遂从洛阳太学放假回乡,赠送韩遂和贾诩各一把鲜卑短佩刀,韩遂和贾诩以皮箭袋和葡萄干回赠,就此告别。

韩遂对贾诩道:“北匈奴逃遁后,鲜卑占据大漠,一些鲜卑游牧部落沿黄河进入大汉领地。”

贾诩道:“七年前鲜卑部落统一,檀石槐为鲜卑王,和连王子应该是其子。

檀石槐去年还入侵过北方。和连此来会不会鲜卑在凉州有大的举动?”

韩遂道:“和连还是一个娃娃。不过,已注意到彼等身后的几位部下非等闲之辈。”

贾诩道:“回武威向家父禀报一下此事。”

一瞥见韩遂未回应,贾诩忽然意识到自己越过了韩遂,也就未再讨论。

韩遂、贾诩西行,过金城郡金城县,在黄河与湟水河交汇口向南几里处渡过黄河,到达凉州金城郡郡府允吾县县城南城门外(允吾读作铅牙)。

正在这时,一骑军士向城门守卫什长道:“护羌校尉段颎参军李皓。”

李皓亮明身份牒后飞驰入城,沿南北大道直奔郡府,一路高呼:“捷报,捷报,段将军大破羌寇”。

韩遂带贾诩进城来到韩府,韩遂的从弟韩胤(yìn)和大总管韩理迎进院里。

酉时日落前,金城太守杨淮(字伯邳)迎出十里。

护羌校尉段颎(颎jiǒng,字纪明,凉州三明之一)面带胜利者的微笑对杨太守道:“此役斩当煎羌和勒姐(姐音紫)羌大帅,杀死和俘虏四千多人。”

段颎带一万二千多骑兵在杨淮陪同下排成方队入城,后面押着约一千一百多名羌人俘虏,辎重马车殿后。

把马匹、行囊等放在韩府后,韩遂和贾诩从韩府出来夹在沿街庶民人堆里观看大军入城。

贾诩问韩遂:“入城骑兵有一半长相不完全象是汉军骑士?”

韩遂答曰:“有一半是湟中义从胡的骑兵,又称湟中月氏胡。朝廷只给义从兵士屯田的区域、农具,不发口粮、草料、马匹,义从兵士自己开垦土地种粮,战时自带装备随汉军参战,月雇钱只有汉军士兵的一半,盐、衣的发放待遇与汉军士兵相同。

月氏势盛于秦朝时,居敦煌、祁连间。

前汉初,被匈奴击败,月氏大部分部落放弃故地,西迁伊犁河流域,听说在西域建大月氏国。

少数月氏迁湟中依附西羌,与西羌有通婚。

汉武帝破匈奴,取西河地,设金城郡,开湟中,迁大量汉民沿湟水居住。

月氏归附汉朝,在湟中和令居等与汉人交错居住通婚,故称湟中月氏胡。

风俗略与羌同,语言通汉语和羌语,有种姓,其大种姓有七。

另有数百户在张掖郡,因其归附朝廷自愿从军,故号曰义从胡或义从军。”

贾诩道:“看过曾祖父的一份朝廷给凉州官员的西域通略,那里说月氏人春秋战国时期游牧于张掖、酒泉、敦煌一带,武帝时分为五个部落。

月氏人击破敦煌小游牧部落乌孙,但败给匈奴,逃到西域疏勒国以西,另建五个月氏国。

后来其中一个统一了五国,又笼络控制了大宛和康居,约有二十万兵,十分强盛。

大月氏国(贵霜国)以西尚有大国安息国,安息国以西有大秦国(罗马国)。

乌孙也在西域重新建立了一个乌孙国,也是一个大国。”

韩遂道:”韩家每隔一年去西域贸易一次,货运到龟兹国和疏勒国贸易。春节过后该去了。

西域诸国商人常年在疏勒国或于阗国或龟兹国交易。也有直接到长安或洛阳或沿路各郡府贸易。

大汉的丝绸、麻布、药材、香料、漆器、宝石、翡翠等。

西域的玻璃器皿、兵器、夜光璧、明月珠、火浣布、苏合香、奇禽异兽、宝石、玉、香料、药材、犀角、象牙、木棉、葡萄、胡豆(蚕豆)、安石榴(石榴)、西红花(番红花/藏红花)、胡桃(核桃)等。

大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