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雍州武才补夏阳,开封郑浑治邵陵(2 / 2)

三国骁雄韩遂 姚戎 1720 字 5个月前

未开发的山区建成一个象样的县。

韩遂问及梁山的盗贼,郑浑回答尚未遇到,可能古城中除每月的口粮外还无可抢之物,但每个山民都被盗贼征过税。

王芽估计,如果几股盗贼共有一千人,家眷可能有四千人。如果这五千人靠山民养活,需要三万五千亩的农田,或七百人耕种的所有粮食和菜。按此推断,邵陵县有庶民不少于五千人口和农田七万亩。由于农田都在山凹中或山坡上,一时看不出这个山区里竟有如此多农田,或许山区太大,众多一小块地拼凑起来真有七万亩。

众人认可王芽所言。

韩遂为进一步了解郑浑,在古城中搭建大帐住下,约郑浑饮酒闲谈,对郑浑的经历清楚了许多。

董卓在洛阳时曾让尚书郑泰为将军,统率诸军对抗袁绍的盟军。当时有人向董卓说郑泰智略过人,其实暗中与袁绍合谋,给其兵马等于送给袁绍。董卓于是收回郑泰兵权,改拜议郎。

其后,董卓迁都长安,郑泰随迁到长安。郑泰有钱,接济过很多人。

后来与荀攸和何颙等合谋暗杀董卓泄密,郑泰从武关逃奔袁术,袁术上表郑泰为扬州刺史,郑泰死于上任的路上。

郑浑携郑泰子郑袤避难江东,依附豫章太守华歆。

建安六年,华歆向孙策投降,又归曹操。曹操从华歆口中听闻郑浑,征召为司空掾,后改任九江郡下蔡县县长,又调往此地任职。郑袤和自己的儿子郑崇留在许都。

韩遂仔细端量着郑浑一眼,郑浑看上去有五十多岁了,被朝廷派到这个荒凉之地,也不知尚书台咋想的。尚书荀攸和郑浑兄长郑泰可是好友,曾一同谋刺过董卓。

刘放说过郑家与民间剑客有关系,郑泰将一批剑客留在梁山?或许郑浑主动要求来此任职是与梁山剑客接头?

但郑浑已来邵陵多日,也不象是见过剑客。如果见过,剑客不会不给些资助。

韩遂突然想到郑泰在长安时会不会把什么宝物藏到邵陵山区郑浑是来寻找宝藏?

郑浑不说,韩遂也不得知。

次日韩遂告别郑浑,沿黄河从龙门走到壶口视察,发觉这一带地形险恶,只需沿西岸设燧烽,每个燧烽可掌控南北很长的河面动静,河东敌兵很难从此偷渡。

途经夏阳,命夏阳守备校尉部校尉韩也沿黄河西岸多设几处燧烽。向南渡过渭水,顺路视察潼关定城北部城,潼关守备部裨将军杨寺接待主公韩遂入城。

杨寺是韩家军老将,韩遂表示己考虑将杨寺列入下批偏将军任命,杨寺大喜,连声感谢主公。

潼关定城南部城守将成凯乃成宜的参军,得到杨寺的通知也来见韩遂。

韩遂检阅了守备部的城防演练,评价可以挡住数万大军十日,十日内联军主力可以赶到潼关。成凯表示南部城的守军也保证十日不破城。

杨寺设宴聚两城曲长以上部将陪主公饮酒。

数日后,韩遂回到陈仓。

军师成公英和探部总管韩桥来报,武威太守张猛有可能向并州刺史梁习借兵,从朔方郡大城越过沙漠进入武威,又和漠北鲜卑契翰部落、乙弗部落联合,准备对张掖郡、张掖属国、张掖居延属国发动袭击。

韩遂询问马超的兵力,考虑是否在打张猛前对马超再击一次。

成公英调出记录推算:

数年前统计万年县马超拥有一万五千汉步骑、四千二百胡骑。黄白城庞德拥有八千六百汉步骑和一千胡骑。

这些年,几经战事和大疫,算上归队伤兵,马超、庞德、马岱等在万年县县城、池阳县县城、池阳县黄白城约有二万一千步骑,为汉羌胡混合军。

万年县由马超镇守,一万一千步骑,役卒二百人,纯民一万五千口。

黄白城由庞德镇守,六千步骑,纯民一万四千四百口。

池阳县由马岱镇守,四千步骑,纯民九千口。

阴槃县县城有五百弓骑兵。

梁兴副帅都尉马闵有五百马家军。

槐里县马抗有五百步骑,先零羌首领雕零迭有六百羌骑,役卒六百人,纯民九千口。

郑县董衡有五百兵,纯民三千六百口。

频阳县零吾羌首领封弥有四千五百羌步骑,役卒二百人,纯民二万一千六百口。

凉州汉阳郡平襄古城马超驻军一百人。

司隶汉安郡杜阳岐山古城马超驻军一百人。

司隶右扶风郡美阳无名岭新城马超驻军一百人。

算上役卒,马超军共有二万九千四百步骑,纯民七万二千六百口,其中精锐兵力最多一万人,对十万联军已不具威胁。纯民中有九千张横家族的人、九千梁兴家族的人、三万多羌民、二万多返乡难民或当地庶民,马家的人口很少,易破之。

韩遂决定重新补充大疫损失的联军将领,加强训练,让刚合并来的烧当羌叛军降兵融合进联军,年底先集中主力一举灭掉张猛,然后再按原计划攻取频阳县,进一步压缩马超的外围兵力,迫使马超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