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在水浒世界考科举(01)(3 / 3)

就又开始为了自己的未来考虑。 吃过早餐,陆繁星去找了张教头说话,也没怎么拐弯抹角,而是直接说自己想现在读书,而不是等三年孝期过了再读书。 张教头没有反对,毕竟只是舅舅,真过多的干涉,只怕将来侄儿会恨他。 张教头想想就问:“可找好了私塾?” “爹爹去世前,其实有过商量,说是城西郊刘秀才开的私塾不错,刘秀才虽是秀才,却并非才学不够才没有考中秀才,而是运气不好,接连参加三回科考,都遇到了各种各样意外,才导致的名落孙山。” “这样吗,那就去城西郊刘秀才开的私塾。”张教头点头,却依然有所顾虑。而这一回的顾虑却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城西郊距离张家有点儿远。 “没事。好像可以住校。” “既然可以住校,那......”张教头想了想,却道:“虽说可以住在私塾,可哥儿你太小了,住私塾每周回来一次的话,舅舅不放心。这样吧,舅舅同娥姐儿好生说说,让她每日带着丫鬟来接你回家。” 陆繁星:“...哦,那舅舅今日休沐吧,陪我去私塾报道。” 张教头点头,倒没有拒绝,稍作修整,就带着陆繁星出门往城西郊走去。张娥也跟着,一路上叽叽喳喳,看起来特别的高兴。 不知不觉间,很快就来了城西郊。 刘秀才开的私塾,就是他的家。三进的宅院,私塾就在第一进的前院。总共有10来个学生,年龄阶段基本在10岁以下,6岁以上。 陆繁星刚好六岁,符合入学的条件,刘秀才稍微考校陆繁星几句,就收了束脩,让陆繁星入学。一开始,陆繁星读的是启蒙书籍,什么三字经、千字文,都是陆繁星学习的主要内容。 如此这般,学了大概有一个月后,例行的考校,刘秀才发现陆繁星对《三字经》《千字文》的内容倒背如流,刘秀才惊喜万分,安排了陆繁星学习《诗经》,终于发现,陆繁星居然过目不忘,刘秀才更加惊喜,于是挖空心思的教导陆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