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孔家上下三代!(1 / 2)

在孔东林来到后书房的时候,孔南笙也匆匆赶到。 他得知叶凡这尊武道宗师降临社稷山庄,心情激动,他这种江湖中人,对武力极为热衷,瞻仰宗师尊容,是孔南笙的心愿。 “父亲。” “父亲。” 两人站好,规规矩矩。 孔家家法严苛,即便他们是大少、二少也不能坏了规矩。 孔云圣正在写书法。 宣纸之上,是一个龙飞凤舞、笔力苍劲的“武”字。 写罢,孔云圣感叹: “年轻时候,我就接触了武道,向往武者那种常人不能及的力量;特别是武道宗师,隔空伤人,信手拈来,神乎其技。” “我也曾遇见过宗师强者,也曾想拜入师门,但根骨不行,不适合练武,每每遭拒。” “后来,行走江湖,发迹于江湖,也没有停下练武,但始终是门外汉。为父心中一直有武道之梦,所以,南笙,我让你自幼习武,也曾花大价钱,送你去中央京城拜师学艺。” 孔南笙惭愧的说道:“父亲,孩儿愚钝,没学出个人样来。” “每个人,都有气运。你并非天赋不行,而是气运差了些,没有遇到名师教导。若是能遇到一位宗师,你的成就不止于此。那南宫霸与你年纪相仿,武道已经步入内劲境界,而你还没摸到这个门槛。这并非南宫霸比你天赋强,而是南宫霸曾得到高人指点。” 孔南笙激动起来,问道:“父亲,这次叶宗师到来,你是想……” “不是。” 孔云圣抬眼,摇了摇头。 “你已经错过了最佳的习武时期,已经四十有五,就算宗师指点,也不会有太大的进步了。” 孔南笙咬了咬牙,脸上满是遗憾。 孔云圣又道:“我已经通知良恒回来,应该马上就要到了。” 孔良恒,二少孙,孔南笙的儿子。 “那小子从小对武道很感兴趣,四处拜师学艺,二十三岁已经是外劲巅峰了。” “外劲巅峰!” 孔南笙和孔东林都很惊讶。 武道境界,分为入门、外劲、内劲和化境。 外劲巅峰,已经可以说是大高手。 孔南笙他自己就是外劲巅峰,但迟迟摸不到内劲门槛,让南宫霸领先一步。 “不错,傍晚我和他通电话,他告诉我的。我看,你已经不是那小子对手。” “父亲,你是想让良恒拜叶凡为师?”孔东林问道。 孔云圣没有直接回答孔东林的问题,而是反问,“你知道,为何我将老四取名北望吗?” 孔东林和孔南笙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说;“青州地处大夏南部,北望,就是望京。” “父亲,你一直想要我们孔家进驻中央京城,这么多年也一直在布局。” 孔云圣叹道:“是啊,布局这么多年,但还是没有什么希望。京城资源有限,那些本土世家,不可能让一个外来者抢占资源,肯定会群起而攻之。贸然进驻,会被打的体无完肤,甚至灭族。” “在青州境内,我们孔家属于顶级,可那有什么用呢。” “唯有在中央京城,才能长盛不衰,屹立不倒。京城那些一流家族、超级大族,都是传承几百年的,那才是铁打的世家。” 孔东林道,“父亲,你是想通过叶凡进驻中央京城?这不可能吧。您是不是太高看叶凡了。” 孔云圣哼道:“愚钝。” “叶凡如此年轻就成就武道宗师,怎可能没有师门,我甚至怀疑,他是中州七十二宗某个强大宗门的少宗主。” “若是良恒能败的叶凡为师,那咱们孔家也就有了宗门级别的大靠山,加上我们孔家自身的力量,是可以进军中央京城并且站稳脚跟的。” 孔东林又道:“父亲,大夏高层可是明令禁止七十二宗插手世俗之事,违令者、山门都要夷为平地。你看宋家,宋志书那养子宋南天,十年前就拜入了某个宗门,宋家不是一点好处没捞到,只有一个名声吗。” “那是因为宋南天实力不足。”孔云圣坐下来,孔南笙递上茶水。 他吹了吹,咪了一口,继续说: “宋南天是个武道天才,这一点毋庸置疑,否则也不会进入宗门。只是,天才的天赋需要兑现,没有成长起来的天才,是没有意义的。” “你们想想,宋南天若是和叶凡一样,成就武道宗师,那你再看看那个宗门会不会照顾宋家。” 孔东林兄弟两若有所思。 孔云圣捋着胡须,笑道:“相比于宋南天,叶凡就优秀太多了。宋南天还需要依靠宗门,而叶凡已经能独当一面。这就是差距。” “父亲,诚然你说的不错,可你怎么肯定叶凡愿意收良恒为徒?”孔东林问。 孔南笙一直没有言语。 他心中自然是希望儿子能拜入叶凡门下,可他也知道,这可能令孔东林有些危机感。 孔家不同于南宫家。 南宫伤体弱多病,做不了家主,其他人也镇不住场子,只能让南宫霸上位。 可以说,南宫家上下一心。 而孔家,别看孔东林、孔南笙、孔北望是亲三兄弟,但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正常情况。 老爷子离世,孔东林继位,后面也会是他儿子、孔家大少孙孔良玉上位。 可一旦他儿子孔良恒拜得叶凡为师,那就不同了,孔良恒背景要超越一切。 到时候,孔良玉、孔良恒争锋,谁输谁赢还不知道呢。 正因为想到了这些,孔南笙一言不发。 而作为老子,孔云圣岂能不知。 他深深看着孔东林,语重心长的说道:“东林啊,要是能看到孔家入驻中央京城,我死也瞑目了。九泉之下,在老祖宗面前,也能自豪的说,我儿孙三代,没有丢孔家的脸。” “所以,在孔家没有入驻中央京城之前,你们三兄弟务必要齐心协力,不得内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