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章 寻仇(2 / 3)

大明英华 空谷流韵 2243 字 2个月前

过来,咂摸道:“南红?南朱?朱南?这几个名儿,我去查查,北镇抚司那几年可有人叫此名。”

郑海珠摇头:“不会是人名。汪文言找人打听了,马宣抚不怎么会说汉话,又怎么可能将汉话发音的人名,用土文表意?”

刘侨停了步子,低头看着大槐树在正午阳光里投下的影子。

他忽然对郑海珠道:“你把不认得的那个字符,划拉着我瞅瞅。”

郑海珠以脚尖在沙土上画出那“丁”不像“丁”、“个”不像“个”的符号。

刘侨注视须臾,抬头道:“这不是字,这是表明枪头。我猜,是杀的意思。”

郑海珠盯着刘侨,吐出四个字:“南朱杀我?”

刘侨瞳孔陡然一缩,思虑之意被更深的惶然所覆盖。

他的目光,投向远远的北镇抚司大门。

“郑夫人可知,我们锦衣卫最初,是没有北镇抚司的。”

“嗯,我略知一二。北镇抚司,乃永乐帝时增设。”

刘侨颔首,继续缓缓道:“北镇抚司,是替永乐爷清除建文余孽的。但,听我祖父讲,彼时,便是诏谕里头,也不兴提什么建文余孽四个字,那些主动跳出来的,或者被政敌咬出来的,就算心向旧主,又怎么能被叫作‘孽’?因为听说,建文皇帝是往南边逃的,咱北镇抚司里头,就管捉进来的人,叫南朱。”

“砰”一声,不远处的营房后,响起火铳试射之音,紧接着又跟着几声,突如其来的巨响,惊得大槐树上的乌鸦簌簌飞起,呜哇叫着,冲向远方。

刘、郑二人抬头,望着鸟群渐渐隐入天际。

“刘都督,我关心的是,你们这北镇抚司诏狱里,七年前和现在,都有南朱么?”

“郑夫人,此事不能只你我二人猜了,咱们得禀报卫帅。”

“嗯,但还是不要太走漏风声。”

“那,是不是还需知会小马将军?”

郑海珠陷入沉默。她内心,当然想由自己面见马祥麟时细说。再过半个月,就是九月了,若朱常洛无事,她再去山海关,应该来得及吧?毕竟现下,还只是草蛇灰线。

……

三日后,八月二十二,燃灯佛的生日。

“燃起佛前灯,灭除心头火。愿此大智慧,照破众无明。”

法华寺前,郊坛河分出了一线支流,汇聚成一个小水塘。

此际,佛家信众们正唱着《供灯偈,井然有序地往水塘里放乌龟和鲤鱼。

郑海珠和花二,衣衫简朴,发无琳琅,像京城最寻常的进香妇人一样,从水塘边的货郎处买了香烛鲜花,走进法华寺。

汪文言派来的两个精壮家丁,离她们十步左右,不紧不慢地跟着,四只眼睛训练有素地扫视周围。

法华寺庙门不大,里头倒颇具乾坤的模样。

正殿后头,似还有禅房深深,林木葱茏,碑塔耸峙。

郑海珠进香鲜花,捐了功德,在阳光普照的大殿前站了许久。

汪文言的一个家丁从她身边走过,往功德箱里放了几个铜板。

意思是,并无可疑的人逡巡在她们附近。

郑海珠于是招呼着花二,跟着零星的带着秋游仿幽意味的香客,往殿后林间走去。

清秋怡人,微风送来浓郁的桂花香和浅淡的青草气,也送来一旁不知哪间禅房中传来的琴声。

“小师傅,贵司今日有雅集?”郑海珠向一个正在洒扫的小沙弥打问。

“见过女檀越,小寺当年有一任住持,容留南直隶的一位琴师在此开坛,琴友纷至沓来,时至今日,京中仍有喜琴的檀越常来小寺,或三五切磋,或独坐抚琴。”

郑海珠合十谢过指教,信步前往那片花木扶疏的禅房。

突然之间,身后脚步声急促,紧接着响起几声粗嗓的呵斥。

“郑海珠!”

郑海珠下意识地回头,只见大殿后的月洞门方向,奔过来三四个褐色衣裤的汉子。

当先一个见她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抬手指着她,对左右道:“就是这个婊子,上去破了她的相!”

散在周遭的香客,乍见这分明是寻仇的架势,纷纷勃然变色,惊呼着躲开去,唯恐成了被殃及的池鱼。

倒是那扫地的小沙弥,刚反应过来,就欲上前阻拦,高叫着“佛门净地,各位檀越不可造次,不可造次”。

坐在大殿后门台阶上的汪家家丁,也听到了斥骂声,望见情形不对,噌地蹦起来,钻过月洞门,也往此处赶来。

领头的褐衣汉子却已冲到近前,一把拨走小沙弥。

“花二躲开!”

郑海珠一边喝令,一边干脆地用肩膀撞开要护她的花二,右手已握紧了在须臾间掏出的精钢凿子。

当年,李国助叛变,联合西班牙人在海上截杀她与颜思齐,郑海珠凭着求生本能与郑芝龙并肩御敌后,颜思齐和马祥麟,都叮嘱她一定要学几分防身的本事,哪怕就五六招,至少能赢得生机,或者逃跑,或者给周围伙伴抢过来施救的时间。

颜思齐在台湾教过她,吴邦德在辽东教过她,许一龙在崇明也教过她。他三人都擅长近身格斗,也体恤地考虑到女子力弱,又参研了马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