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巾帼英雄(二十)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2 / 2)

日里刚被一些野道士假和尚骗了去的百姓忽然幡然醒悟。

“可惜宋元明清的统治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只知道白莲/教对朝廷的潜在危险,却没有去思考百姓为何要信奉白莲/教。明明是官逼民反却自欺欺人说百姓是‘穷山恶水出刁民’。既看不到问题的本质,也没有追根溯源,又如何解决问题?”

“唐赛儿起义后,义军首战告捷,一举攻克军事重镇青州,夺取武器,开仓赈民。青州卫指挥使高凤闻讯追击义军在山峪中遭遇唐赛儿义军夜袭,高凤与千余名官兵战死。为何我用的是战死,而非被歼灭,后面细说。”

“唐赛儿初战告捷后,继续打击相邻州府的贪官污吏和地主恶霸。山东各地备受压迫的百姓备受鼓舞,农民革/命风暴迅速席卷青州、莱州、莒州、胶州以及安丘、寿光、诸城、即墨等9个州县。”

“许多困苦百姓争相效仿,涌现了董彦皋、丁谷刚、白拜儿、高羊儿、王住儿等大小数十支起义军计数万人。其中如董彦皋率众两千余人,在莒州、日照、诸城一带惩办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沉重打击了当地贪婪残暴的剥削阶级。”

天幕下素性贪婪的土豪劣绅,尤其是天幕点名的山东诸地的大地主们,皆是心下发寒。有些胆小的思忖着收敛,莫将百姓闭上绝路,以至于鸡飞蛋打,两败俱伤。甚至考虑做些善事,洗白一下名声。也有人不以为意,终将自取绝路。

“山东农民起义的消息传到京城,京师震动,朱棣闻报后派遣官员,夤夜赶往卸石棚寨招安,然被唐赛儿断然拒绝。皇帝暴怒之下派提督总兵、安远侯柳升和都指挥使刘忠率五千精兵赶赴镇压起义。”

“柳升曾南平交趾,东破倭寇,北御蒙古,积功封侯。奉命平乱后自傲作战经验丰富,狂妄自大并未将起义军放在眼里,认为‘小小贼寇,不日即可平定’。唐赛儿抓住柳升骄傲轻敌的弱点,派人诈降说‘寨中食尽无水’,义军要从东寨门突围取水。”

“柳升不加分辨,部署重兵扼守东门,义军趁夜攻击明军防御薄弱的一侧,混战中都指挥刘忠中箭而亡。待天亮后,柳升得知中计,率大队人马堵截,义军已不知去向。”

“说到这位安远侯轻敌,那也是一个屡教不改,镇压唐赛儿义军时因轻敌坑死了同僚刘忠。后于宣德元年和王通等征讨交趾黎利,因不熟地形和轻敌等缘故,中伏战死。人说知错就改,他是在同一坑里摔了两次啊。”

“我是不太明白,不熟地形和轻敌这两个因素怎么会出现在一起,在不熟悉地形的情况下作战,不该谨慎行事吗?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个人认为在作战中轻敌是最愚蠢的战败原因之一。”

“柳升早年也是有勇有谋,算得一员干将。统领神机营时,曾组建过我国历史上首支正规编制的‘炮兵’,可以说是开启了中国□□时代的风云人物。竟因居功自高,忘乎所以,走上死路,委实可惜。”

天幕下,朱棣轻哼了一声。

柳升眼下还是个新进,天幕所言的那些功绩都没有,就不要说后面了。只朱棣却已想着日后要压一压柳升免得他翘尾巴。至于说弃柳升不用,也不至于。毕竟在晚节不保前,柳升的战功也是实打实的。若弃柳升,另提拔一个未知数,未必就比柳升得用。

“在唐赛儿与柳升斗智斗勇的同时,其他义军也在英勇奋战,其中最激烈的战斗是安丘、莒州、即墨三地起义军计万余人围攻安丘城。安丘将城破之际,山东负责防备倭寇的都指挥卫青领一千骑兵昼夜行军,前来救援。义军腹背受敌,起义失败。”

“此役,义军死伤两千多人。被俘的义军首领赵琬及四千余起义者皆为朝廷所杀,妻小被官府没收为奴。而唐赛儿所部突围后,除唐赛儿不知所踪,义军多为柳升部擒获,朝廷亦是将之悉数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