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1 / 3)

第 123 章 ˇ 我知道该怎么办啦 ! ( 捉虫 )

宋三郎感觉小孩话有点多 , 思忏自己是不是对儿子太过放纵 , 以至于让他性子张扬 , 转念一想 , 人不轻狂枉少年 , 正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年纪 , 且纵他肆意几年吧 , 到 -

自己这个年纪 , 你想让他张扬 , 他亦张扬不起来 。

人生经历多了 , 终究会沉淀下来 , 一辈子鲜衣怒马的时间不也就那么几年 , 自五六岁起便被教导要考成持重 , 温文守礼 , 学做大人模样 , 到头来 , 仿佛从未有过少年 ,

样 , 也从未真正按照自己的心意过活 。

年幼时的荒唐未尝不是一杯回味悠长的陈酿 。

“ 你就是宋文远 , 五箭连珠 , 射杀掉那头行凶野猪之人 7“ 宋三郎正愚着 , 皇帝探究的目光扫视过来 。

何事如梦境 , 醒来只余断断续续的残缺碎片 , 拼凑不出真实 , 眼前的帝王让宋三郎感觉到陌生了 。

宋三郎缓缓起身 , 朝着帝王躬身一礼 , 平声道 :“ 臣惶恐 , 当时救子心切 , 能够命中属实侥幸之举 , 传闻夸之过甚 , 臣愧不敢当 。 “

见宋三郎举止有度 , 不卑不亢 , 文昭帝微微颉首 。

对一名武将来说 , 十八至二十五岁才是发展的巅峰时期 , 眼前的宋文远已经三十多岁 , 巅峰期已过 , 再者说来 , 若为将军光靠一手好箭法一身好武艺远远不够 , 要么是家学渊源从小培养 , 要么就是韩信那样的天纵奇才 , 即便如韩信那般的奇才 , 亦要有机会给他施展 。

是以 , 弃文从武并不合适 。 既然在户部干得不错 , 那就继续待着吧 , 积累两年若做的好 , 自不会埋没他 。

因着小孩讨人喜欢 , 文昭帝心情不错 , 难得替宋三郎考量一番 , 实际上他召宋三郎前来 , 只因对方五箭连珠的本事让他想起一位故人 , 现在见到了人 , 发现眼前之人与那人相貌气度毫无相像之处 , 对故人的一点怀念也就散了 , 遂没了兴致 , 草草问了宋三郎几句不痛不痒的话 , 便称有折子要处理 , 命大太监张公公把父子二人送出宫去 。

临走前倒是又与宋景辰逗趣两句 , 赐了宫里专供皇帝食用的点心两盒 , 又赏了些银子丝绸之物 , 还给了宋景辰一个特权 , 以后若愚要进宫里玩 , 可直接找张公公给通报 。

金银吃食都是皇帝寻常赏赐之物 , 不足为奇 , 最后皇帝给的这个特权就不一般了 , 不仅仅是一种特殊待遇 , 亦表明皇帝以后还愚再见到宋景辰呢 , 一一小孩前途不可限量 。

另外 , 皇帝着自己的贴身大太监将父子二人送出宫 , 也是给足了面子 。 不要小瞧这小小的举动 , 官场上俱都消息灵通之人 , 对三郎 , 对宋家的好处不言而喻 。

爷俩随着张公公往外走 , 迎面碰上过来请安的太子赵鸿煊 , 张公公忙侧身避让 , 躬身行礼 ,“ 见过太子殿下 “

宋景辰忙也随着三郎一起给太子行礼 。

赵鸿煊见是两个生面孔从父皇处出来 , 尤其是其中还有个小孩 , 不免好奇 , 上下打量父子二人 。

张公公忙解释道 :“ 殿下 , 这就是前些日子被野猪追赶的辰哥儿 , 这位便是辰哥儿的父亲 , 亦是当日射杀野猪之人 “

赵鸿煊恍然 , 这事儿他曾听赵敬渊提过一嘴 , 知道有个小孩面对野猪的追赶反其道而行 , 亦听说了有人五箭连珠 , 微微点了点头 , 径直朝养心殿走去 。

刚才一个照面的功夫 , 宋景辰看清了太子的长相 , 看上去也就十四 、 五岁的年纪 , 比赵敬渊大不多少 , 但看着一点也不像个小孩 , 宋景辰说不上来是一种什么恶觉 , 只觉得太子周身都冷飚飚的 , 让人压抑 。

宋景辰忍不住有些替赵敬渊操心 , 想必时时陪在太子身边 , 赵敬渊压力会很大吧 , 但好像从未听他提过 。

遇见太子只是个意外 , 宋景辰并未放在心上 , 跟上了父亲的步伐 。

出来皇宫的时间 , 已经是斜阳西下 , 柔和的夕光反射到高高的宫墙上 , 为这森严的皇宫镀上了一层薄薄的温情 , 小孩牵着宋三郎的手顺着宫墙外的小巷慢慢走 。

“ 爹 , 皇帝陛下好像也没有想象中那样可怕 。“

“ 嘲 , 每个人都有很多面 , 辰哥儿见到的是皇帝温情的一面 。“

宋三郎垂眸 。

无情和冷漠才是这座皇宫的主色 。

“ 三叔 , 辰哥儿 ! “ 拐角处响起一道欢喜的招呼声 , 循声望去 , 茂哥儿正大步匆匆迎上来 。

「 大哥 , 你怎么来了 “

“ 家里人等得心急 , 叫我过来接接你们 。“

爷俩一大早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