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布局之人(2 / 4)

掌握在天人手中比较好。”

文觉和尚平静道:“机会这东西,一旦错过就不再来,上一次你有机会出手,可你最后还是怕了那年轻道士,既如此,就不该再为。”

上一次天人之争,李言初强弩之末血战天人,李洵也在暗中窥测此事,可他并未出手。

李洵闻言皱眉道:“天王鼎都未曾镇压他,可见他气运未败,我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苦与他再战。”

文觉和尚笑道:“你天分太高,修为太强,还学了斩三尸之法,总以为个人修行与人间大事尽可握于手,可世间没有两全之事,你怕是要竹篮打水一场空。”

李洵闻言沉默。

这位来历神秘的僧人居于他身躯之中,可猜出他内心想法。

李洵修为超绝,不光要飞升仙界,还要破掉当年那些人的棋盘。

“曾经我韬光养晦,以为我会是人间第一人,被他们选择,日后坐镇人间。”

“可他们那一次选的不是我,我只能转世重修斩却三尸。”

“可当我悠悠醒来,大夏王朝已灭,大争之世即将到来,洞天福地相继现世。”

“我以为他们这次选的是我,可是,他们却选了那个小道士!”

李洵此时神情极为平静,眼中却有不甘之意。

“我才是那个应劫之人,天下应该我一肩挑之,他们既然不肯给,我便坏了他们的棋局!”

文觉和尚说道:“你说的他们就是当年封印洞天福地的人?”

李洵点头:“不错,当初我便学诸般法门,无一不精,遍寻古籍,知道人间隐隐有几人在操控风云,可是我访仙无路,最后只能自封于墓中,修斩三尸之法。”

李洵是大夏时期最风流的侯爷,韬光养晦,暗地里却是一名炼器大宗师,修为超绝。

他从古籍中得知,后世必有劫难,会有应劫之人应运而生,

他认为应该是自己,因为他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天骄,

可是却遍寻无果,终其一生不入仙门。

文觉和尚淡淡道:“你的执念竟然如此之深,看来近来你又查到了些东西去了。”

“不错,既然他们不肯给,那我就自己拿,我扫平洞天福地遗迹,将其全部释放,又接引天人下凡,便是为了逼他们出来!”李洵说道。

文觉和尚道:“你们这一界的事我不知道,可若真有人布局如此之深,有没有可能你如今也是在局中?”

李洵眉毛扬起,斩钉截铁的说道:“不可能,我已经斩掉三尸,无人能算准我!”

他生的剑眉星目,此时意气风发。

文觉和尚闻言便不再说话,片刻后叹了口气:“起初我以为你扯出这么几人是为了让我不愿沾染因果,提前离开,怕我占你的身子。”

“何况才我的确感受到你有极深的执念,若真有这么一伙人……”

话音落下,李洵体内走出一个年轻僧人,方面阔耳,仪态威严。

他身上穿着僧袍,气息非凡,如同山岳一般。

李洵挑眉。

为啥体内这个存在走出来了?

方面阔耳的年轻僧人走出来:“下界虽然大道残缺,可人间修士也不笨,你为人心机如此之深,我还是远离你,免得你被杀的时候溅我一身血。”

言下之意,竟然是要离开!

李洵平静的说道:“我以为以你的境界不会在乎这些事。”

此人来历神秘,又寄托在古老号角之中,已成他心腹之患,竟会如此轻易离开?

文觉和尚似乎能察觉他心中所想,淡淡道:“借你身躯温养已然恢复许多,可我也救过你,你我互不相欠。”

李洵不自觉的握紧古老号角,暗中运转神通。

文觉和尚道:“这号角本就是你的,无需担心,贫僧去也!”

话音落下,他一步迈出,转瞬间消失无踪,

神足通,一步便是数万里。

李洵目送他远去,心中暗道:“此人修为极高,本可作为助力,但留在身上终究是个祸患,如今离去倒是一件好事。”

只是他耳边又回响起文觉和尚的话,顿时皱眉,

“个人修行与掌握人间事,我都要握在手中,偏偏就要两全。”

李洵先前一战之后另有突破,这是他不愿与李言初死战的一个原因。

当时他未曾炼化手中的仙器,也未印证手中功法。

“假我一些时日,即便是找到暗中操控人间的几人,亦能杀之,再者,杀人之事简单不过,何须我亲自动手。”

李洵云淡风轻。

文觉和尚未曾与他争夺古老号角,他依旧可以借助这号角之力,修为极强。

此时,他将书写好的黄裱纸投入神龛之中,准备取出那号角,引天人下界。

“凭这血海深仇,我就不信引不来更强的天人。”李洵心道。

他身上依旧有浓郁的遮蔽之力,也不怕被人算到根脚。

可就在此时,天边骤然有一抹青色身影破空而来!

这是一个俊朗道士,腰间悬佩长刀,气质卓然。

李洵瞳孔骤然收缩,心中一凛:“不可能,他为何会寻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