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 庞然大物 浔阳.阿伦 不知不觉知识……(2 / 4)

买活 御井烹香 3237 字 8个月前

而是睁着大眼睛,很真诚地说,“我阿鼓发自内心地感谢知识教!知识教让我阿鼓变了个人——我阿鼓居然也能走出大山,来到汉人的地方,看到了这么大的世界,这都是知识教的恩惠,知识教的布摩说什么,我阿鼓就信什么,既然布摩说这个工可以做,那我阿鼓就去做!阿鼓要听从知识教的话,才能学到更多知识,活得更加聪明,赚到更多的钱,让阿爹和阿咪过上好日子。”

“阿鼓,你说得对,你是最聪明的人!”

“阿鼓,你的话有道理啊,我们的小阿鼓长大啦。”

他的这番话,激起了人们的共鸣,就连阿努也露出了认可之色,小小的冲突就此平息了,汉子们心头的所有疑惑,也都由阿努这个刺头儿给释放了出来,又被阿鼓给说得热血沸腾,几乎把所有顾虑都置之度外,纷纷的热血沸腾起来,“干啦,干啦!难道知识教的布摩们还会害我们吗!”

“虽然要冒点儿风险,但是,两百文一天呢,有点危险不也是应该的吗!”

“阿伦,你的汉话说得最好,你就代表我们答应了吧,你来告诉我们该怎么干!接下来我们再也不质疑你了,你说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你就是我们的布摩!”

“两百文那,这样的差事能干上一个月的话,回家以后,我是不是也能买一头毛驴了?”

“哇!”人们一下又激动了起来,一些人的数学不好,已经开始掰着手指笨拙地算起来了,“两百文一天的话,两天四百,三天六百,四天八百……”

这就是成年之后再学数学的表现了,脑子灵活一些的孩子,这时候也能算出来呀,一个月三十天,不就是六百的十倍吗?可这会儿一帮汉子还是掰着手指勤勤恳恳地八百一千地算着,阿伦看在眼里,无奈中带了些好笑,他并没有打断众人的快乐,而是冲阿努、阿鼓两人挤了挤眼睛,往外偏了偏头,嚷了一声‘上茅厕’,便转身出去了,没有多久,阿鼓、阿努也都跟了上来,阿努手里还拎了一根旱烟杆,冲阿伦扬了扬,“老表,抽一口?”

“得来一口。”阿伦接过烟杆,狠狠地吸了一大口,疲倦地叹了口气,又拍了拍阿努的肩膀,“辛苦了啊,老表。”

“阿伦老表更辛苦。阿鼓也辛苦。”

“我没什么辛苦的,说的也都是真心话。”阿鼓还是一脸懵懂,他长得生嫩,瞧着也讨喜,这表情很有说服力,阿伦、阿努两人相视一笑,三人蹲下来换着抽烟,小声地嘀咕着口音浓厚的汉话——这比濮越自己的土话更能起到保密作用,因为其余濮越人听不懂太多汉话,而汉人当然也听不懂腔调这么浓的汉语。

“他们的疑心应该完全消除了吧?真是的,我看就是三条水的阿勇心思最多,一出山,他的眼睛就滴溜溜的转,我们做的每件事,说的每句话,他都要放在心里仔细琢磨,生怕我们害他……”

“这是两个寨子的仇都还记在心里的缘故,阿勇的大伯伯就是被我们柳树寨的蛊毒给毒得瞎了一只眼,囊仙还取走了他的左手,仇恨还没有完全消失,友谊还很脆弱!”

这也是阿伦没有直接向阿勇解释,而是让阿努来扮演这个刺头角色的原因,借着安抚阿努,解开三条水寨子那些旅人心中的疑惑,同时,阿鼓则扮演了一个初出茅庐的濮越少年,一出山就连吃饭喝水,甚至是如厕都学不会了,什么都要阿伦来反复教导,这也是照顾了其余寨子旅伴的自尊心。对此,他是很有经验的,阿努第一次离开老家,去往买活军的地盘时,一路上都非常的忐忑不安,离家越远就越不舒服,就像是受惊的野兽似的,一旦有什么大动静,就恨不得跳起来,惊慌害怕地跑回自己的巢穴里去——如果不是知识教不提倡蛊虫的说法,阿伦都以为自己是中了什么思乡蛊,离开老家太远就会死掉呢!

如果是几户人家一起去山下赶汉人的集市,或者哪怕去附近的汉人城市如安顺,甚至是首府贵阳,都不需要这么小心翼翼,有话直说就是了,相信阿勇等人,有什么不懂的事情,也能开口就问。但第一次出门就离家这么远,等于是进入了另一个的世界,那就又是完全不同的事情了,所有的一切都是不同的。饮食、礼节、习俗,都是那么的陌生,他们有些人甚至没有用筷子的习惯,这让他们非常抵触在公开场合用餐,因为这会让他们成为众人打量、嘲笑的对象,甚至包括了和汉人打交道的方法,都需要领路人不断耐心的反复教导,以及接待方温和的态度,才能让他们逐渐鼓起勇气,提出自己的诉求,而不是懵懵懂懂地闹出笑话来。

就说住宿和洗澡吧,这完全依赖沿途的买活军办事处——一般来说,大车店、客栈都是不接待语言不通的土人的,他们认为土人凶悍野蛮,很多人甚至没有住宿要付钱的概念:在很多土人的老家,他们宽待客人,管吃管喝,甚至还给一点酒,也从来没想过收钱,要让土人们接受‘住店得给钱’这个概念就很不容易了。

当然了,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