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 她改变了时代 羊城港谢双瑶 六姐高……(2 / 3)

买活 御井烹香 2796 字 10个月前

”想到这里,谢双瑶也是不禁再一次感叹了起来,“虽然晚回了三年,但是真的值,不但本职工作不打折扣的完成了,额外还做了超出KPI好几十倍的工作!这一次得到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每一条简直都是价值千金!——马莲,我们大学的历史系怎么说的,系主任选拔出来没有?还有大图书馆也是,这些航海日志都是宝贵的史料啊!去做个密级评估,脱敏之后多复印几份,大图书馆那边不说了,历史系那边,非洲史方向这就是很好的基石——对了,我记得当时和他们一起去非洲的还有个传教士来着,叫……叫……”“瞿丝微,他是有历史学研究经历的,您的意思是让他先把非洲史研究做起来,开始收集资料?”马脸小吴不动声色——马莲是她的外号,其来源是显而易见的,不过也只有谢双瑶敢这么叫她了,谢双瑶一般在马脸小吴比较扫兴的时候会用这个称呼,所以这会儿她便纡尊降贵地开始捧捧哏,毕竟,这是领导,虽然马脸小吴时不时也PUA谢双瑶一下,但那只是完成她被设定的职能,实际上仍然是在顺从谢双瑶的需要行事。“嗯,马里帝国编年史、桑海帝国编年史都可以做起来,还有麻林地那边,不也做了田野调查吗。”谢双瑶的思绪这会儿是非常跳跃的,“唔,说起来,也该招募华夏境内百族的老人,把民族史修起来,神话学、民俗学研究也该开始奠基了,这些事情估计还是要找那些思想转化得好的翰林来做,这和咱们找考古学专家一样,不是进士级别的文化水平,很难有这么丰富的积累,没这个闲情逸致,也没这么好的脑子。”进士的脑子就没有不好使的,就看在什么方面了,有些人不擅长做官搞政治,但擅长做学问、做生意——不管怎么说至少他们都是很擅长考试的,光是这一点,就足够他们在买地发光发热了,买地对于一些中了进士之后,只做过小官,并无劣迹,只是受不了黑暗官场,便辞官返乡的进士群体还是很重用的,只要转化得好,并不吝惜学术界的高位,当然,谢双瑶心知肚明,这会带来一个不良的副作用,那就是学术地位越高很可能越反动,但没办法,比起用人上的局促,至少在现在,这点缺陷是要接受的。“文学系的系主任已经有候选了,是钱受之,这个人去年还是从敏朝辞官了,过来这里之后,转化得还不错,至少表现很好,而且他在文坛上是很有威望的,有本代文宗的称号。资历也比在我们这里出头的张宗子这些人要老。神话学、民俗学、考古学这些都归在人类学分支任人类学系主任,完成奠基工作,你觉得如何?这本来就是和地理学息息相关的事情。”“有道理,对于这些开荒学科,找系主任的标准要有所调整。”买地大学在找一些成熟学科的系主任时,除了专业水平之外,肯定还是要考虑到学者本人的威望和性格,毕竟系主任主要从事的是一个码盘和教学工作,专业能力只是一个侧面而已,能不能联络到有本事的教授,在筹建阶段这才是最重要的。但如谢双瑶所说,有些学科完全是新设计出来的,在大学开设之前,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作为一门学问被单拎出来,比如说民俗学,这比神话学、考古学都难找教授。因为在此之前,各地的民俗只是散在各种通信、奏折和小说、戏文、县志之中,完全没人会单独归纳整理,那么在拓荒时期就要找能力出众的多面手了,最好一个人能完成好几个专业方向的拓荒……所谓的一羊多薅!也好在这个时期,学术的专业化、细节化还没那么厉害,很多大学者都是出名的多面手,比如羊毛都快被薅秃了的徐子先,说实话谢双瑶有时候都感觉自己过分了,有点儿欺负老人的意思,太多事情指着徐子先去做,现在她都不好意思再给他加新担子了……至于徐侠客,他还不算很老,正是可以挑战能力上限的时候,再说地理民俗神话考察,本来就是一只羊也是放、两只羊也是放的事情,谢双瑶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人类学系主任的人选,“就徐侠客吧,让大学筹建委员会找他灌灌迷汤什么,再画个饼,下次带他去非洲走一遭——你看,这趟非洲下得多值得,他们这么一跑,整个非洲的局势我都了然于胸了,要比之前那点消息实在得多!朱立安舰队全体三等功!承担关键任务,有立功表现的二等功!朱立安、连闽清一等功!”朱立安一等功这是没有争议的事情,如果没有他的雄辩,买活军压根无法插手马里帝国,他走之前,还手搓了轧棉机,送给了基塔部落,鼓励基塔部落种植棉花,为商路开拓打下伏笔,桩桩件件都是意义重大的创举,连闽清起到的作用也不可小觑,把麻林地经营得友好亲善之余,他最大的成就是修好了顺利号,让全员得以顺利返航,这里需要克服的技术难关当真不少。此外,连闽清对麻林地的传播教化工作也做得很扎实,他的一等功,谢双瑶认为也不能抹杀。再往下,从陆路,沿路传教的胡三吉一行人,朱立安登陆西非之后,率领两艘船在沿岸周旋试探,补给淡水,和当地的诸侯接触的船长乌感恩,以及忠诚机灵的船员们,传教士瞿丝微……这些人的二等功也是实打实的。其实,就是三等功也已经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优厚了——且不说将来提拔、转业时的优势,就说政审分能够兑换的仙器,三等功能兑换到的体检机会、先锋药物使用资格,这都胜过多少金银珠宝了,很多富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