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2.陶珠儿上路(2 / 4)

买活 御井烹香 3080 字 1个月前

吞并大片土地,之后不免都有人要闹事,哪怕就是近在咫尺的广府道,都还闹出了行刺案,还有……”

陶珠儿笑道,“还有我们客户人家的大迁徙,你休要吞吞吐吐的,说白了,这是我们客户人家上一代的深痛,在我们年轻客户女子这里,却是大喜事来着,不然,我哪有出仕的份儿?这会儿怕不都是肚子里揣一个,背上还背一个了?”

她虽然也不是处处出类拔萃,但能做更士,思想自然也还是算合格的,对六姐的忠心,至少在人前无需质疑。但这话陶珠儿好说,牛均田是不好说的,更不会接口,只是笑道,“就是说,原本近土都有这么多的事,可之前咱们吞并大江以南,一下把领土扩张了数倍,而且很多都是山高水远、交通不便之地,但却迄今没有闹出事来,反而消化平稳,这数年前就开始铺垫的大江水利工程,还有大江电报网建设,当居首功。”

的确,比起频出新闻的沿海地区,内陆这边,战事过后就很低调,其余地方的百姓,都不太能听到他们那里闹出的新闻,好像很自然就被消化了下来。没有新闻,这就是区域平稳的象征,在买地的官吏这里,还有一个很权威的晴雨表:就看这几年买地不断下调川蜀以及南湖道等地的危险评级,就知道局势究竟如何了。

到现在,去这些地方工作,都算是支援边区,不享受额外的危险津贴,这就可见一斑了。要知道,如果危险评级还维持原样,考量到川蜀很快电报网就能落地,比起去彩云道,陶珠儿肯定还会选择去川蜀,这样对她来说,好处无疑要更多些——但话又说回来了,衙门从来不做亏本生意,没占到便宜,她也不至于幽怨,反而认为这也很合理:买卖要公平,这是六姐常说的话,无形间,陶珠儿等人好像也把这种倾向给烙印到了自己的脑子里。

一个政权倡导的精神是什么,其实是很重要的,虽然时至今日,买活军已经是个让人头晕目眩的庞然大物,六姐必然不可能事事躬亲,但基本的逻辑是一脉相承的。买活军讲究‘实事求是、一视同仁’,这两点同样也渗透到了他们对官吏体系的建设中——对于官吏的个人道德,他们不像是旧有的王朝那样,以不切实际的高标准来强调,实则污糟至极、丑态百出,而是强调官吏要遵守规矩。

对于守规矩的官吏,也予以适当的奖励,并不因为他们是官身便觉得理所当然。买活军是天下第一会做生意的衙门,很多时候,吏目、更士也能感受到,他们也是在和衙门做交易,用自己尽职尽责的服务,来换取丰厚的福利报酬,去越危险的地方,报酬当然也就越高了。

把君臣的关系,定位为一种长期而复杂的买卖,当然这不能说是买活军的首创,旧日的读书人也早有‘学成文武艺、售于帝王家’的说法,不过,轻视,或者说还没跟上道德的鼓吹,而是显著地突出买卖特征,这是买地这里倡导的新风。

这样的习俗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官吏们对于衙门是很信赖的,并不担心自己的工作会被漠视,当然,人事倾轧哪里都有,但在买活军的衙门里,付出和收获大致都能相等,这样就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敏朝那种视边穷州县的出缺,为苦差,甚至为催命符,各自告病、辞官推诿,边疆州县长期不能满员的现象。

在敏朝,这些地方的官吏,待遇又差、危险又大,而且远离中枢,一当就是数十年,如果没有什么奇遇,基本就等于政治生命提前结束,这谁愿意去?但在买地,差事越苦,报酬越高,这样大家报名支援也就更加踊跃,倒也不全然是因为受到国家新立,处处蓬勃向上的精神感召,去边疆奉献的,如此,反而汇聚了一批有野心也有能力向上爬的实干派。

如陶珠儿这般,只想调任到羊城港这般的繁华地方,做个文书室主任的,那都算是志向小了,很多更士署的同仁报名支援,那都是破釜沉舟,想要高调——升职外调,那就等于是把自己的‘根’给扎到边区去了,如果不做出很好的成绩,再次高升内调,那就要在边区扎根一辈子,这就要看对自己的能力,或者关系,有没有信心了,胆子小又贪恋繁华的人,不敢赌这一把,选了平职借调的话,职级上升的速度肯定就要慢上一截了。

陶珠儿的性子,比较中庸,虽然也上进,但不算是最掐尖要强的那批人,凡事还是喜欢讲究一个把稳,回到绍兴之后,思量再三,也和父母、姐妹亲戚通信商议过了,还是选了平职借调,这样她就有两条路子:第一,去彩云道做出成绩,又有牛均田使力,平调或者高升调入羊城港,那自然是最好;第二,平安度过三四年,积攒了功劳,回绍兴也可升职,到那时也还年轻。

当然,如果在彩云道就地提拔,职位超过在原处的速度,那也可以接受,只是那样的话,就要在彩云道安家了。陶珠儿从未去过该地,也不知道自己会被分配到彩云道的哪个州县,对于这条路的态度还是颇为冷淡的。只希望未来几年,吃住上不要太受苦,工作也能顺利开展——每天都吃肉,这个是不敢想的,能够一天吃一个鸡蛋,陶珠儿觉得就算是喜出望外,根据她自己的估计,其实这个也难,说不得自己的危险津贴,就得花在买高价罐头上,但只要偶尔能吃上罐头,这日子就算比小时候要好,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