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对话》播出(1/4)(1 / 2)

“什么层次不一样了?” “你现在都跟冯晓刚合作了…” 沉旭东无语:“…之前的《金枝欲孽》,北视中心看上了,郑小龙亲自执导,你们不都知道吗?《杰出公民》剧本被陈导明老师看重,也在拍摄…现在冯晓刚导演看上我的小说,很符合逻辑啊!” “等一下,”赵林海又震惊了:“陈导明看上了《杰出公民》?” 沉旭东疑惑:“我没跟你们说嘛?” “你什么时候说了?” “《杰出公民》就是写给陈老师的啊,我在《天下第一》剧组的时候跟陈老师聊天,他建议我写个电影剧本…” 赵新疑惑:“《杰出公民》不是老师布置的话剧作业吗?” 沉旭东点头:“是作业,但话剧跟电影还是有相通的地方的,我在话剧剧本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改…我没跟你你们说过吗?” “…没有!” 沉旭东挠头:“不是,前段时间我总请假,就是跟着陈老师一起去见投资人、发行人啊…半个月前,《杰出公民》开机了,我就不去了…你们不知道?” 赵林还叹了口气:“…你真没提过!” “这段时间太忙了,好多事我都忘了说…反正现在你们知道了…”沉旭东扭头,打开电脑,顺便说了一句:“不是什么大事,我负责把小说改成改剧本…” “你可真澹定!那可是冯晓刚!” “我们还忙这给电视剧写剧本呢,你都已经跟冯晓刚联系上了…” 沉旭东扭头:“不是说主流电影圈看不起他吗?” 评论界是不认可冯晓刚的,说他拍的是小品串烧、廉价包袱,没有人物、不像电影。 《人生在线》里面有一集《2000年冯晓刚的一天》,去参加电影座谈会,彼时,国产电影都不赚钱,市场一片惨澹,就冯晓刚拍的片子赚钱,还连着三年创记录,这个会就是让他分享经验。 会搞得很大,当时电影圈差不多有名的人都到场了,会议在场的大部分都是制片厂体制内过来的人,换句话说,都是以前拍艺术片的精英群体,他们看冯晓刚多少都会带着审视,票房再高也免不了商业非议。 何群导演点名批评他,认为地方保护造成的发行优势和票房数字不是真正的市场,坦言今后拍不了电影就去卖白菜。 当时电影圈乃至整个文艺界“圈子”氛围浓厚,对于冯晓刚式的外来者还有些看不上的,冯晓刚讲话的时候,镜头给到很多导演都是不屑的表情… 即便是现在,评论界每到冯晓刚出场就集体失声… 这种沉默有时候比电影审查还可怕,毕竟审查还是有个结果的。过度评论完全没有必要,过度不评论就是心态的问题了。 “那是以前,现在谁敢说看不起他?” “就是,《大腕》拿了百花奖最佳影片…” “现在都市场化了,连阿谋都拍商业片了…” 沉旭东一边打开文档,一边说:“…还有个原因,冯晓刚跟华宜的合约到期了,他跟张果立搭伙组了个公司…” 赵林海惊讶:“合约到期了?没见媒体报道啊!” 赵新插了一句:“可能,《手机》还没上吧…” “我估计华宜不太可能放手…现在华宜就指着冯晓刚开张了!” “就是,《大腕》拍摄的时候,突发心脏病,就有人说“冯晓刚一咳嗽,华宜就感冒。”…” “资金问题怎么解决?他一个导演直接跟投资人对话?” 赵林海看了看沉旭东,想问点什么:“…老四…” 沉旭东正聚精会神看着《失孤》小说文档,扭头:“啊?” “没事,你写你的剧本吧!” “…老四,咱过两天去看电影吧!” “什么电影?” “《手机》啊,下周五上映!” “那去看看…老四,一起吗?” 沉旭东挠头:“…我不一定有时间啊…” “看个电影怎么会没时间的…” …… 看电影之前,有件大事,至少对于沉旭东来讲是大事——第一次在电视节目露脸! 《对话》播出了… 男人嘛,对第一次总是很重视,沉旭东也不例外,他的第一次是高二时候遇到的一个姐姐…毕竟,他的高中成绩并不理想…咳咳。 说错了,第一次上电视,沉旭东还是挺激动的,专门回了新房子,以便第一时间收看节目… 出场,沉旭东自己觉得还行,短发,皮肤白净,五官端正,脸颊有点婴儿肥,但立体感很强… “挺帅的小伙子!” 然后到回答问题了… 还行,没怎么剪辑,尤其是关于郭景明、韩憨的部分,一字不漏,全都放了出来。 看到这,沉旭东苦笑了一下,估摸着肯定有人要找茬了… 不过,他无所谓,爱找不找… 但话又说回来,自己感觉自己说的没毛病,韩憨成名,成为现象,媒体的跟风报道才是主因,不是因为他成绩差,挂科啥的… 最后则是沉旭东谈‘读书无用论’… 挺好的,正能量满满,估摸着央视会经常报道他了… 这年头,在80后名人里面,找个正能量代表,太难为他们了! 看完节目,他拨了通电话回家,想问问父亲的评价… 然后电话那头,沉明光好像很忙的样子:“…还行…八万…” “你不会没看吧?” “啊…我在打麻将呢,你有事,问你妈去吧,不说了,挂了…” 沉旭东无语的挂断电话…这可是自己亲生父亲诶,儿子上节目了,居然没有第一时间收看? 打给老妈,还好,妈妈有看,不过妈妈的关注点是‘你没穿秋裤嘛?’ “啊?” “…那么薄的裤子,你就不冷吗?你现在年轻,抗冻,等你老了,老寒腿怎么办?” “…我穿了!” “你穿没穿,我看不出来?”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