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未来的道路(2 / 2)

三国之银狐 玩蛇怪 1678 字 2023-02-20

父家,说说这事。” “嗯。” 周不疑点点头。 二人去了后院沉晨的房间。 虽然他在襄阳的时候要么就住在书院,要么就到处和王粲他们一起访友住在外面,但邓洪家永远都给他留了一间屋子。 位置是在后院的主卧边上,独立的一栋院子,外面是个书房,里面摆满了密密麻麻的竹简。 里面有很多都是没有注视的普通儒家经书,其它大儒注视的经书倒也有,不过非常稀少,这种东西即便是市面上和世家大族也不多,很少能够弄到。 周不疑四处扫视,看到书房七八个书架,琳琅满目的书籍,大为惊讶道:“阿晨兄,你这里有好多书啊,我家都没有这么多书。” 沉晨笑道:“这些有的是朋友送的,有的是在书院抄的,还有的是买来的,不过倒不是什么珍贵的书籍,只有那边那几套比较稀少,有一套子国公的《古文尚书注》,季长公的《老子注》,子良公的《论语章句》,都是我从书院摘抄下来。” 两汉时期涌现出了很多大儒学者,但顶尖大儒的着作却非常稀少珍贵,即便是世家大族,能有一两套真迹就足以当作传家之宝。 沉晨当然搞不到真迹,就只能自己抄写临摹,这也是他闲时做得最多的事情。 周不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到在进门口左侧最里面的书架上摆了数十套竹简,就问道:“我能看看吗?” “当然可以。” 沉晨说道:“你随便看吧,我刚好要想一些事情,就在院子里,如果你有不懂的地方可以过来问我。” “好。” 周不疑点点头,欣喜地向着书架走去。 他自幼聪明过人,2岁就已认字,4岁的时候就看了很多书,现在虽然不过五六岁,却已经算是博览群书,有了自己理解,这为他将来十几岁就能写文论四首奠定基础。 沉晨也非常欣赏他,要知道后世大部分小孩的认字年龄是3-5岁幼儿园开始,6岁上小学就开始正统学习,可这并不代表天才就要循规蹈矩。 11岁上少年中科大的天才也不是没有,因此像周不疑这种千万人里才出一个的顶级天才,确实难得一见,要好好培养。 见他看书去之后,沉晨自己则出了书房,来到院子里。 院子中央有一颗树,虽然不如书院那颗千年老树那么硕大,却也是郁郁葱葱,枝繁叶茂。 正是春日,阳光暖暖洒下,徐徐清风吹拂着树梢,树叶微微晃动,发出婆娑声响。 沉晨让外面的奴仆找了一张席子,然后盘膝坐在了树下,脑中开始思索。 在书院三年,一朝与曹操为敌,却是没想到被赶下了山。 这种情况倒也不奇怪,别说是他,就连刘表都无数人劝着投降曹操,每次与曹操为敌,都有不计其数的人起来反对。 还有像长沙太守张羡那样,因为更愿意效忠于朝廷而不愿意效忠刘表,在官渡之战前夕,发动叛乱,导致刘表无暇顾及北方,最终让曹操赢得了官渡之战胜利的情况。 如果说没有汉献帝刘协这张王牌的话,张羡是不可能发动叛乱的,一旦刘表出兵,曹操官渡之战必败无疑,可见刘协这块招牌为曹氏带来多大利益。 只不过刘表能够压制住投降派的原因在于他是荆州牧,只要他不想投降,投降派势力再大也拿他没办法,反而会被他反噬杀了不少人。 而且蔡冒蒯越等人虽然也是投降派,但因为与刘表牵扯过深而无法明着劝他投降,所以只能在他死后劝刘琮归附曹操。 沉晨没有像刘表那样的势力,如果公然在荆州这个投降派扎堆的地方高喊抗曹大旗,估计得被锤到土里去。 因此他必须给自己找一条道路,否则在荆州这片土地上,可能会没有他的容身之处。 这就是现实。 那么他应该走哪条道路呢? 沉晨闭上眼睛,在心中迅速思索起来。